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研究框架第10-11页
   ·研究创新第11-12页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述第12-15页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其形成背景第12页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第12页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第12-15页
     ·P2P网贷第13页
     ·众筹第13页
     ·“宝宝类“互联网直销基金第13页
     ·网络虚拟货币第13页
     ·互联网保险第13-14页
     ·第三方支付第14-15页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分析第15-19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概述第15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类型第15-17页
     ·商业信息泄露的法律风险第15页
     ·隐私被侵犯的法律风险第15-16页
     ·借贷主体间的法律风险第16页
     ·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第16-17页
     ·互联网直销基金的法律风险第17页
     ·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风险第17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特征第17-19页
     ·政策和法规高度不确定性第17-18页
     ·金融和网络安全风险的叠加第18页
     ·信息的泄漏、滥用第18页
     ·可信证据的保存困难第18-19页
第4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现状及趋势第19-26页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现状第19-21页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第19页
     ·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及监管措施第19-21页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的趋势第21-26页
     ·政策规则的逐渐清晰第21-22页
     ·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第22-23页
     ·互联网金融法治化的进一步发展第23-25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第25-26页
第5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6-31页
   ·国外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现状第26-28页
     ·美国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现状第26-27页
     ·欧盟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现状第27-28页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的比较第28-29页
   ·国外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对我国的启示第29-31页
第6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第31-37页
   ·强化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机制第31-33页
     ·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实施业务许可证制度第31-32页
     ·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征信制度第32页
     ·落实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和财税政策第32-33页
     ·完善互联网金融救济和追责机制第33页
   ·行业自身的风险防范与监控第33-35页
     ·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第33页
     ·改进技术防控水平第33-34页
     ·加大法律法规及制度学习力度第34页
     ·强化行业自律作用第34-35页
   ·投资者风险防范第35-37页
     ·提高自身风险防控意识第35页
     ·分散投资第35页
     ·增强维权意识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后记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婚罪的认定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资源税收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