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面交通网络的流行病传播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复杂网络的发展简介 | 第10-12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复杂网络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30页 |
| ·图的基本理论 | 第15-17页 |
| ·网络的图表示 | 第15-16页 |
| ·图的计算机表示 | 第16-17页 |
| ·复杂网络的相关概念 | 第17-21页 |
| ·度与度分布 | 第17-18页 |
| ·平均路径长度 | 第18-19页 |
| ·聚类系数 | 第19-20页 |
| ·介数中心性 | 第20页 |
| ·网络全局效率 | 第20-21页 |
| ·复杂网络经典模型 | 第21-25页 |
| ·随机网络 | 第21-22页 |
| ·小世界网络 | 第22-23页 |
| ·无标度网络 | 第23-25页 |
| ·网络传播动力学研究概述 | 第25-28页 |
| ·经典流行病传播模型 | 第25-28页 |
| ·复杂网络免疫策略简介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客运铁路网的拓扑性质分析 | 第30-38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基于铁路客运网停靠站点的网络模型 | 第30-32页 |
|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的基本性质 | 第32-37页 |
| ·节点度及度分布 | 第32-34页 |
| ·介数中心性 | 第34-35页 |
| ·平均路径长度 | 第35-36页 |
| ·聚类系数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轨道交通网络的鲁棒性实证分析 | 第38-50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轨道交通网模型的构建 | 第38-40页 |
| ·攻击网络的策略 | 第40页 |
| ·网络的鲁棒性指标 | 第40-42页 |
| ·网络全局效率 | 第40-41页 |
| ·平均路径长度 | 第41页 |
| ·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 | 第41页 |
| ·α指数 | 第41-42页 |
| ·孤立节点比例 | 第42页 |
| ·两种攻击策略计算结果 | 第42-46页 |
| ·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 ·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仿真 | 第46-47页 |
| ·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仿真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地面交通网络模型建立及流行病传播仿真分析 | 第50-61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经典流行病传播模型 | 第50-51页 |
| ·地面交通网络模型的建立与传播仿真 | 第51-54页 |
| ·模型建立方法 | 第51-52页 |
| ·地面交通网络模型流行病传播仿真 | 第52-54页 |
| ·免疫策略 | 第54-55页 |
| ·免疫传播仿真 | 第55-57页 |
| ·地面交通网络模型流行病传播理论推导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