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密切党群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一、选题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6页 |
(一)新媒体概述 | 第17-20页 |
1、新媒体的内涵 | 第17-18页 |
2、新媒体的特征 | 第18-20页 |
(二)和谐党群关系概述 | 第20-21页 |
(三)选题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第21-24页 |
2、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第24-26页 |
二、新媒体环境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性 | 第26-33页 |
(一)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 | 第26-27页 |
(二)是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 | 第27-29页 |
(三)以和谐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 第29-30页 |
(四)是建设“三型”政党的迫切要求 | 第30-31页 |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 第31-33页 |
三、新媒体给密切党群关系带来的机遇 | 第33-38页 |
(一)新媒体有助于增强党媒宣传效果 | 第33-34页 |
(二)新媒体有助于拓展党群互动渠道 | 第34-35页 |
(三)新媒体有助于提高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 | 第35-36页 |
(四)新媒体有助于加强群众对党的民主监督 | 第36-38页 |
四、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 | 第38-45页 |
(一)新媒体为党媒拓展宣传空间带来压力 | 第38-39页 |
(二)新媒体给党的舆情引导带来冲击 | 第39页 |
(三)新媒体为党的形象建设增加难度 | 第39-40页 |
(四)新媒体加剧了信息弱势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40-41页 |
(五)新媒体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出挑战 | 第41-42页 |
(六)新媒体对党群互动机制提出新要求 | 第42-45页 |
五、新媒体环境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研究 | 第45-61页 |
(一)利用新媒体加强党的建设 | 第45-48页 |
1.利用新媒体巩固党的思想建设 | 第45-46页 |
2.利用新媒体完善党的组织建设 | 第46页 |
3.利用新媒体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第46-47页 |
4.利用新媒体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 第47页 |
5.利用新媒体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 第47-48页 |
(二)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型党媒 | 第48-51页 |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价值旨归 | 第48-49页 |
2、要以优秀的文风深入民心 | 第49页 |
3、要充分尊重和运用媒体传播规律 | 第49-50页 |
4、以开放的思维拓展党媒宣传空间 | 第50-51页 |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 第51-53页 |
1、要着力培养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51页 |
2、要要着力培养党员干部的媒介意识 | 第51-52页 |
3、要打好党员干部运用新媒体的知识基础 | 第52页 |
4、要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新媒体的技能 | 第52-53页 |
(四)利用新媒体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 第53-55页 |
1、要深入把握舆情走向,做好舆情的预警监测 | 第53-54页 |
2、要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舆论走向 | 第54页 |
3、要及时化解负面舆论 | 第54-55页 |
(五)加强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援助 | 第55-58页 |
1、要全方位分析各类信息弱势群体的需求 | 第55-56页 |
2、完善信息援助政策 | 第56-57页 |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第57页 |
4、建立多渠道的信息能力培训体系 | 第57-58页 |
(六)建立健全新媒体环境下党群互动机制 | 第58-61页 |
1、健全互动主体的权益保障机制 | 第58-59页 |
2、提高党群互动信息的质量 | 第59页 |
3、完善党群互动工作的考评机制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一)著作类 | 第63-64页 |
(二)报刊类 | 第64-65页 |
(三)学位论文类 | 第65-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选题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