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环保产业规划与管理论文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辽宁省静脉产业发展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创新点第18-19页
2. 静脉产业相关理论基础第19-2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静脉产业第19页
     ·废弃物第19页
     ·再生资源第19-20页
     ·生活垃圾第20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0-21页
     ·循环经济的内涵第20页
     ·循环经济的原则第20-2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2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21页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原则第21-22页
   ·生态文明理论第22-24页
     ·生态文明的内涵第22-23页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第23页
     ·全球生态文明观第23-24页
3.静脉产业的运行体系概述第24-34页
   ·静脉产业运行体系的主体行为第24-26页
     ·主体第24页
     ·实施收费政策的政府行为第24-25页
     ·再生取代原生的企业行为第25-26页
   ·静脉产业运行体系的构建依据第26-28页
     ·废弃物处理目标第26-27页
     ·城市固体废弃物特征第27页
     ·静脉产业发展状况第27-28页
   ·静脉产业链的运行体系第28-34页
     ·废弃物的回收环节第28-29页
     ·废弃物的中间环节第29-31页
     ·废弃物的最终处理第31-34页
4.辽宁省静脉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4-41页
   ·我国静脉产业链的现状第34-35页
   ·辽宁省静脉产业发展状况第35-39页
     ·辽宁静脉产业园第35-37页
     ·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第37-38页
     ·鞍山市循环产业经济园第38-39页
   ·辽宁静脉产业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政策体系不完善第39页
     ·产业管理无主第39-40页
     ·环境教育不落实第40页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第40-41页
5.发达国家静脉产业发展经验第41-44页
   ·日本的全民参与机制第41-42页
     ·企业层小循环模式第41页
     ·区域层中循环模式第41-42页
     ·社会层大循环模式第42页
   ·德国的DSD二元化经营机制第42-43页
     ·回收行动市场化第42-43页
     ·回收标志规范化第43页
     ·“送”与“取”相结合第43页
   ·美国的商业化运作机制第43-44页
6.辽宁省静脉产业发展机制第44-53页
   ·以政策耦合设计的政府推进第44-47页
     ·我国静脉产业领域相关的政策第44-45页
     ·我国静脉产业领域的政策特点第45-46页
     ·静脉产业政策体系设计第46-47页
   ·强化行业规划管理第47-49页
     ·法规的耦合第47-48页
     ·协会的自主管理第48页
     ·实行“开环管理”和“闭环管理”相结合第48-49页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第49-50页
     ·鉴于日本:全民环境教育事业第49-50页
     ·鉴于德国:健全静脉产业回收体系第50页
     ·鉴于美国:建立静脉产业市场化模式第50页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发展静脉产业第50-53页
     ·减量化技术第51页
     ·替代化技术第51页
     ·产业共生技术第51-52页
     ·信息技术第52页
     ·技术创新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含氮废水处理器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责任履责状态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