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0-12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第11-12页
   ·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2-14页
     ·RFLP标记在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第12页
     ·SSR标记标记在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第12-14页
     ·SNP标记在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第14页
   ·关联分析在小麦品种的应用第14-16页
     ·连锁不平衡第15-16页
     ·关联分析与小麦重要性状基因的发掘第16页
   ·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进展第16-17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目的意义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黄淮麦区小麦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第19-31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实验材料第19页
     ·DNA提取第19页
     ·SNP芯片分型第19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9-20页
     ·群体结构分析第20页
     ·连锁不平衡分析第20页
   ·结果分析第20-28页
     ·多态性SNP位点在基因组染色体中的分布第20-21页
     ·黄淮麦区小麦SNP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1-23页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群体结构分析第23-24页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聚类分析第24-25页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主坐标分析(PCoA)第25-26页
     ·连锁不平衡分析第26-28页
   ·讨论第28-31页
第三章 小麦花药长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1-36页
   ·材料方法第32页
     ·实验材料第32页
     ·主要穗部性状测量第32页
     ·SNP分型和数据处理第32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2页
     ·小麦花药长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第32页
   ·结果分析第32-34页
     ·表型评价与性状相关性分析第32-34页
     ·群体结构与花药长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4页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黄淮麦区小麦GS2等位基因检测及其与部分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第36-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实验材料第36页
     ·田间种植和农艺性状调查第36页
     ·TaGS2功能标记和PCR条件第36页
     ·数据分析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TaGS2等位基因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第37-39页
     ·TaGS2主要单元型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第39页
   ·讨论第39-41页
第五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普冰151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玉米矮秆突变体遗传及激素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