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大功率柴油机米勒循环及工作过程仿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米勒循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4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4页
   ·柴油机数值模拟发展状况第14页
   ·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过程理论基础第16-35页
   ·GT-POWER软件简介第16-18页
     ·概述第16-17页
     ·应用第17-18页
     ·GT-Power预测第18页
     ·在GT-Power软件中为不同发动机进行结构建模第18页
   ·对该型柴油机进行工作过程的数学建模第18-24页
     ·气缸内的数学模型第19-20页
     ·气缸工作容积第20-21页
     ·气缸周壁的传热第21-23页
     ·进、排气流量计算第23-24页
   ·柴油机准维燃烧模型第24-28页
     ·广安博之油滴蒸发模型第25-27页
     ·生成NOx的扩展Zeldovich机理第27-28页
   ·进排气管内流动的数学模型第28-29页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数学模型第29-34页
     ·涡轮增压器中的能量传递第30页
     ·压气机特性参数计算第30-32页
     ·涡轮特性参数计算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增压柴油机物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35-44页
   ·某中速大功率柴油机物理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模型参数的设定第36-41页
     ·某型大功率柴油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第36-37页
     ·试验设备及仪器分布第37-38页
     ·燃烧模型参数的设定第38-40页
     ·气门参数的设定第40-41页
   ·模型的验证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米勒循环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第44-56页
   ·米勒循环的原理第44-45页
   ·变进气凸轮型线的米勒循环第45-49页
   ·平移进气阀升程曲线的米勒循环第49-52页
   ·两种方式的米勒循环对比第52-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部分参数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第56-68页
   ·压缩比的选取第56-60页
   ·喷油提前角的选取第60-63页
   ·喷油压力的选取第63-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70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68页
   ·主要创新点第68-69页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程机械零部件油缸再制造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生物柴油喷射系统嘴端压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