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事业组织与活动论文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6页
     ·国外研究成果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文献评述第15-16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的理论基础第17-22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相关概念厘定第17-19页
     ·公共文化服务第17-18页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第18页
     ·均等化机制第18-19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及其机制设计理论依据第19-22页
     ·公平正义理论第19-20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0页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机制设计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现状分析第22-34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态势第22-24页
     ·财政投入比例扩大,非均等化有所缓解第22-23页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第23-24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不均等第24页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普及程度不均等第24-25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分布不均等第25-27页
     ·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比例不均等第27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成因分析第27-34页
     ·空间分割: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第27-28页
     ·体制障碍:财政行政体制有待完善第28-29页
     ·机制缺失:可持续性文化机制有待建构第29-31页
     ·管理不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有待增强第31-32页
     ·观念缺失:公民文化服务观念有待形成第32-34页
第4章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的建构第34-42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的设计第34-35页
     ·均等化机制的设计原则第34-35页
     ·均等化机制的影响因素第35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的系统构成第35-37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的作用机理第37-42页
     ·协调机制是基础第37-38页
     ·多元供给机制是保障第38-39页
     ·评价回应机制是引导第39-40页
     ·科技创新机制是动力第40-41页
     ·要素投入机制是支持第41-42页
第5章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的路径第42-49页
   ·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多元供给机制第42-43页
     ·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供给均等第42-43页
     ·坚持政策引导,确保服务均等第43页
   ·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回应机制第43-45页
     ·强化公民参与,树立均等意识第43-44页
     ·打破本位主义,促进有效回应第44-45页
   ·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机制第45-46页
     ·融合科技文化,注重高效均等第45-46页
     ·注重信息反馈,推进资源互补第46页
   ·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投入机制第46-48页
     ·协调城乡利益,共享文化资源第46-47页
     ·协调要素分配,注重长远均衡第47-48页
   ·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第48-49页
第6章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情人节在中国当代社会的接受状况和影响情况
下一篇: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