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相关概念释义 | 第7-8页 |
二、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8页 |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8-10页 |
第一章 扬州漆艺家具溯源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扬州漆艺家具 | 第12-13页 |
一、定义及特点 | 第12-13页 |
二、功能分类 | 第13页 |
三、扬州民居与漆艺家具的关系 | 第13页 |
第三节 扬州漆艺家具装饰艺术魅力 | 第13-16页 |
一、结构之美 | 第13页 |
二、风格之美 | 第13-15页 |
三、布局之美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扬州漆艺家具的设计环境 | 第16-21页 |
第一节 扬州漆艺家具的漆工艺表现形式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扬州漆艺家具使用者的阶级性比较 | 第18-19页 |
一、民间风格与宫廷风格 | 第18-19页 |
二、民间风格特征 | 第19页 |
三、宫廷风格特征 | 第19页 |
第三节 扬州漆艺家具艺术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扬州漆艺家具对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应用技巧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扬州漆艺家具的主要装饰图案部位 | 第21页 |
第二节 扬州漆艺家具的装饰手法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扬州漆艺家具的装饰题材 | 第22-28页 |
一、纹样图案 | 第22-24页 |
二、寓意图案 | 第24-28页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扬州漆艺家具中的表现特点 | 第28-34页 |
第一节 人文特色 | 第28-30页 |
一、形同意多样 | 第28-29页 |
二、意同形多变 | 第29页 |
三、多形相结合 | 第29-30页 |
四、组合求新意 | 第30页 |
第二节 自然情趣 | 第30-32页 |
一、花草雕刻姿态多变 | 第30页 |
二、动静结合寓意性强 | 第30-31页 |
三、造型优美技艺高超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扬州漆艺家具图案装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一、自然历史条件 | 第32页 |
二、政治礼法因素 | 第32-33页 |
三、文化地域性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扬州漆艺家具装饰艺术的传承 | 第34-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附录一 | 第39-40页 |
附录二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