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体系分析和法律界定 | 第10-16页 |
(一)我国环境污染监督体系分析 | 第10-12页 |
1. 依环境污染监督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环境污染监督和社会环境污染监督 | 第10-11页 |
2. 依根据监督实施时间的先后可分为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 第11-12页 |
(二)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法律界定 | 第12-16页 |
1.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概念 | 第12页 |
2.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意义 | 第12页 |
3. 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方式 | 第12-13页 |
4.环境污染事前监督优势分析 | 第13-16页 |
二、美国和日本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启示 | 第16-19页 |
(一)美国与日本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规定 | 第16-18页 |
1. 美国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规定 | 第16-17页 |
2.日本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规定 | 第17-18页 |
(二)美国与日本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启示 | 第18-19页 |
1.充分重视对环境污染的事前监管 | 第18页 |
2.环境污染事前监管的立法和行政要并重 | 第18页 |
3.环境污染事前监管需要政府为主导并调动各界力量参与 | 第18-19页 |
三、我国环境污染事前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完备 | 第19-24页 |
(一)我国环境污染事前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 政府在环境污染事前监督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 第19页 |
2.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未得到充分贯彻执行 | 第19-20页 |
3. 我国环境污染事前监督听证制度未得到贯彻实行 | 第20页 |
(二)我国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的完备 | 第20-24页 |
1. 充分发挥政府污染事前监督的作用 | 第20-21页 |
2. 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并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21-22页 |
3. 不断完善我国环境污染事前监督相关权利人听证制度 | 第22-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