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8-9页 |
| ·目前国内外模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外模具钢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模具钢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 ·模具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新型模具材料-球墨铸铁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发达国家铸铁材料应用现状 | 第11页 |
| ·球墨铸铁的起源与发展 | 第11-12页 |
| ·球墨铸铁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 | 第12-13页 |
| ·球墨铸铁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 | 第13-14页 |
| ·当前球墨铸铁材料模具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15-20页 |
| ·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15页 |
| ·实验原料及成分 | 第15-16页 |
| ·混砂造型 | 第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 ·球墨铸铁的熔炼 | 第16-17页 |
|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 | 第17页 |
| ·合金的力学性能实验 | 第17-18页 |
| ·硬度测量 | 第17页 |
| ·拉伸实验 | 第17-18页 |
| ·球墨铸铁合金显微组织观察 | 第18-19页 |
| ·金相试样的制备 | 第18页 |
| ·光学显微镜金相观察 | 第18-19页 |
| ·磨损性能测试 | 第19-20页 |
| 第3章 Cu、Mo对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20-33页 |
| ·新型模具用球墨铸铁材料的成分设计 | 第20-21页 |
| ·合金元素 Cu、Mo 对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21-26页 |
| ·Cu 对铸态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第21-24页 |
| ·Mo 对铸态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第24-26页 |
| ·正火对珠光体球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26-28页 |
| ·Cu、Mo 对正火态球墨铸铁硬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Cu、Mo 对正火态球墨铸铁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29-31页 |
| ·Cu、Mo 对正火态球墨铸铁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 第4章 Cu、Mo对球墨铸铁磨损行为影响的分析 | 第33-41页 |
| ·合金元素对球铁磨损性能的分析 | 第33页 |
| ·球墨铸铁干磨损性能的分析 | 第33-36页 |
| ·摩擦磨损表面形貌的分析 | 第36-38页 |
| ·表面粗糙度对球铁磨损影响的分析 | 第38-41页 |
| 第5章 球墨铸铁模具的有限元分析 | 第41-50页 |
| ·冲压分析的过程简述 | 第41-42页 |
| ·冲压分析的模型与预处理 | 第42-47页 |
| ·模型的介绍 | 第42-43页 |
| ·模具的网格划分与检查 | 第43-44页 |
| ·模具与板料材料的定义 | 第44-45页 |
| ·求解器分析步的定义 | 第45页 |
| ·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45页 |
| ·接触的定义 | 第45页 |
| ·提交计算结果并优化分析 | 第45-47页 |
| ·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