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聚合物功能化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 | 第8页 |
·姜黄素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姜黄素的改性研究 | 第9-13页 |
·药物的聚乙二醇化研究 | 第13-14页 |
·聚乙二醇羟基的活化 | 第13页 |
·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药物 | 第13-14页 |
·肿瘤靶向给药系统及磁性微球 | 第14-17页 |
·肿瘤靶向给药系统 | 第14-15页 |
·磁性微球 | 第15-17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7-18页 |
2 聚乙二醇化姜黄素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18-34页 |
·实验部分 | 第18-22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18-19页 |
·合成路线 | 第19页 |
·反应原理 | 第19-20页 |
·合成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构表征方法 | 第21页 |
·性能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反应产物的结构分析 | 第22-27页 |
·熔点分析 | 第22-23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3-25页 |
·质子核磁共振谱(~1H NMR)分析 | 第25页 |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 第25-26页 |
·紫外光谱(UV)分析 | 第26-27页 |
·反应产物的性能分析 | 第27-33页 |
·姜黄素含量分析 | 第27-28页 |
·溶解度分析 | 第28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28-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姜黄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4-4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4页 |
·微球制备路线 | 第34-35页 |
·微球制备方法 | 第35页 |
·微球形成过程 | 第35-36页 |
·微球的表征方法 | 第36-38页 |
·微球表征结果 | 第38-43页 |
·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38-40页 |
·微球形貌分析 | 第40-41页 |
·粒径分布分析 | 第41页 |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41-42页 |
·药物体外释放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磁性姜黄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44-5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8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4-45页 |
·磁性微球制备路线 | 第45页 |
·磁性微球制备方法 | 第45-47页 |
·磁性微球的形成过程 | 第47页 |
·磁性微球的表征方法 | 第47-48页 |
·磁性微球表征结果 | 第48-53页 |
·磁性微球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粒径分布分析 | 第49页 |
·姜黄素含量分析 | 第49页 |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49-50页 |
·热失重(TG)分析 | 第50-5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1页 |
·磁化曲线分析 | 第51-52页 |
·药物体外释放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