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机构投资者概述 | 第14-15页 |
2·1·1 机构投资者界定 | 第14页 |
2·1·2 机构投资者的主要类型 | 第14页 |
2·1·3 影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 | 第14-15页 |
2·2 公司治理的概述 | 第15-16页 |
2·2·1 公司治理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2 公司治理的模式 | 第16页 |
2·3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18页 |
2·3·3 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机构投资者中国平安参与上海家化公司治理的案例背景 | 第19-24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19-20页 |
3·1·1 上海家化 | 第19页 |
3·1·2 中国平安 | 第19-20页 |
3·2 案例背景 | 第20-24页 |
3·2·1 机构投资者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实施情况 | 第20-21页 |
3·2·2 机构投资者中国平安控股上海家化后的整合 | 第21-22页 |
3·2·3 机构投资者中国平安参与上海家化公司治理爆发的矛盾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机构投资者中国平安参与上海家化公司治理的效果分析 | 第24-43页 |
4·1 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时的决策分析 | 第24-29页 |
4·1·1 并购动因 | 第24-25页 |
4·1·2 并购后上海家化股权结构的变化 | 第25-29页 |
4·2 中国平安替换上海家化高层时的决策分析 | 第29-35页 |
4·2·1 媒体和中小股东的反应 | 第29-32页 |
4·2·2 资本市场的反应 | 第32-35页 |
4·3 中国平安参与上海家化公司治理后是否兑现收购承诺 | 第35-40页 |
4·3·1 中国平安收购上海家化的收购承诺原则 | 第35-36页 |
4·3·2 上海家化的战略目标分析 | 第36-38页 |
4·3·3.平安参与上海家化公司治理后的投资和资产处置情况 | 第38-40页 |
4·4 机构投资者中国平安参与上海家化公司治理所暴露的问题 | 第40-43页 |
4·4·1 机构投资者同样有成为内部控制人的风险 | 第40-41页 |
4·4·2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 第41-42页 |
4·4·3 机构投资者自身的不足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改进建议 | 第43-46页 |
5·1 创造规范有序的法律环境 | 第43页 |
5·2 加强机构投资者自身素质建设 | 第43-44页 |
5·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对机构投资者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