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软开关技术的发展 | 第15-20页 |
·软开关的提出 | 第15-16页 |
·硬开关电路的局限性 | 第15页 |
·软开关的定义 | 第15-16页 |
·软开关的分类 | 第16页 |
·软开关的发展 | 第16-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新型直流变换器的设计 | 第20-28页 |
·传统Boost 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新型直流变换器的设计 | 第22-27页 |
·拓扑结构 | 第22-23页 |
·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 第23-25页 |
·元器件各参数的基本关系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无损缓冲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设计 | 第28-35页 |
·无损缓冲软开关单元的设计要求 | 第28-29页 |
·无损缓冲软开关单元的拓扑结构 | 第29页 |
·无损缓冲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 第29-30页 |
·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 第30-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电路中元件参数的设计 | 第35-42页 |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35-37页 |
·控制芯片UC3842 | 第35-37页 |
·新型直流变换器参数的设计 | 第37-39页 |
·输入电感的设计 | 第37-38页 |
·输出滤波电容的设计 | 第38页 |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取 | 第38页 |
·器件二极管的选取 | 第38-39页 |
·器件电容的选取 | 第39页 |
·芯片UC3842 的外围电路构成以及参数 | 第39-40页 |
·无损软开关直流变换器软开关部分元件参数设计及计算 | 第40-41页 |
·软开关部分元件参数设计要求 | 第40页 |
·软开关部分元件参数计算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计算机仿真波形及分析 | 第42-54页 |
·仿真平台PSpice 介绍 | 第42-43页 |
·传统Boost 直流变换器的仿真 | 第43-44页 |
·传统Boost 直流变换器仿真电路 | 第43页 |
·传统Boost 直流变换器仿真波形 | 第43-44页 |
·新型直流变换器的仿真波形 | 第44-48页 |
·新型直流变换器仿真电路 | 第44-45页 |
·新型直流变换器仿真波形及分析 | 第45-47页 |
·新型直流变换器与传统Boost 变换器相关数据对比 | 第47-48页 |
·无损缓冲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仿真波形 | 第48-52页 |
·无损缓冲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仿真电路 | 第48页 |
·100KHz 条件下的仿真波形 | 第48-50页 |
·80KHz 条件下的仿真波形 | 第50-51页 |
·120KHz 条件下的仿真波形 | 第51-52页 |
·仿真相关数据 | 第52页 |
·仿真对比分析及结论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