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区分原则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2 效力区分原则的内涵 | 第15-22页 |
·交付的性质分析 | 第15-17页 |
·效力区分原则的基本内容 | 第17-22页 |
·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区分 | 第18页 |
·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效力的区分 | 第18-22页 |
3 效力区分原则确立的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效力区分原则与物权行为理论的关系 | 第22-28页 |
·物权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22-27页 |
·物权行为理论中的区分原则与效力区分原则的关系 | 第27-28页 |
·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区分 | 第28-29页 |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 | 第29-31页 |
4 效力区分原则与物权变动模式的关系 | 第31-37页 |
·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 第31-32页 |
·物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 第32-34页 |
·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5 效力区分原则的适用 | 第37-46页 |
·效力区分原则的实践意义 | 第37-38页 |
·效力区分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 第38-44页 |
·《物权法》颁布前的矛盾状态 | 第38-39页 |
·效力区分原则对无权处分行为的影响 | 第39-40页 |
·效力区分原则适用的分类解析 | 第40-44页 |
·效力区分原则适用的宏观问题 | 第44-46页 |
·适用范围 | 第44-45页 |
·时间效力 | 第45页 |
·相关冲突规范的协调 | 第45-46页 |
6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