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业务可行性 | 第11-13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政策概况 | 第13-16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发展概况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2章 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 ·自主品牌汽车概念 | 第18-19页 |
| ·技术出口的概念 | 第19页 |
| ·纵向一体化战略理论 | 第19-20页 |
| ·精益生产管理理论 | 第20页 |
| ·全价值链理论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模式现状分析 | 第22-35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及出口现状 | 第22-27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历程 | 第22-26页 |
|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现状 | 第26-27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模式概况 | 第27-33页 |
| ·汽车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模式 | 第27-29页 |
| ·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发展模式 | 第29-31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模式 | 第31-33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新模式设计 | 第35-53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新模式框架 | 第35-36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全价值链”出口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36-42页 |
| ·海外研发中心 | 第37-38页 |
| ·海外制造基地 | 第38-39页 |
| ·海外运营管理团队 | 第39-40页 |
| ·供应商 | 第40-41页 |
| ·海外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 | 第41-42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全价值链”出口贸易新模式 SWOT分析 | 第42-50页 |
| ·优势分析 | 第43-44页 |
| ·劣势分析 | 第44-46页 |
| ·机会分析 | 第46-48页 |
| ·威胁分析 | 第48-50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全价值链”新模式优势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新模式运行 | 第53-64页 |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新模式的市场选择 | 第53-57页 |
| ·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必然趋势 | 第53页 |
| ·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新模式的市场选择 | 第53-57页 |
| ·全价值链的低成本运营 | 第57-63页 |
| ·低成本运营的产品开发 | 第58-59页 |
| ·低成本运营的海外投资 | 第59页 |
| ·低成本运营的采购方式 | 第59-60页 |
| ·低成本运营的制造模式 | 第60-61页 |
| ·低成本运营的工程优化 | 第61-62页 |
| ·低成本运营的人力资源本土化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出口贸易新模式运行风险及对策 | 第64-73页 |
| ·“全价值链”模式的运行风险 | 第64-68页 |
| ·投资环境风险 | 第64-65页 |
| ·品牌风险 | 第65-66页 |
| ·市场风险 | 第66-67页 |
| ·管理风险 | 第67-68页 |
| ·应对“全价值链”模式运行风险的对策 | 第68-72页 |
| ·建立海外投资协调机制,鼓励海外投资 | 第68-69页 |
| ·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品牌建设 | 第69-70页 |
| ·制定全球营销战略,重视售后服务 | 第70-71页 |
| ·管理国际化、积极储备人才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 ·全文总结 | 第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