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4页 |
|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诗格概说 | 第14-26页 |
| ·晚唐五代诗格概述 | 第14-19页 |
| ·诗格的由来 | 第14-16页 |
| ·晚唐五代诗格的主要特点 | 第16-19页 |
| ·晚唐五代诗格兴盛的背景 | 第19-26页 |
| ·“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及动荡的社会环境 | 第19-21页 |
| ·近体诗的成熟与“苦吟”诗风的盛行 | 第21-22页 |
| ·儒、释文化的影响 | 第22-26页 |
| 第二章 晚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 | 第26-44页 |
| ·晚唐五代诗格里的“物象” | 第26-28页 |
| ·有关“物象”的作品和篇目 | 第26-27页 |
| ·什么是“物象” | 第27-28页 |
| ·诗格中的“物象”类型说 | 第28-44页 |
| ·“内外意”思想指导下的“物象”分类 | 第29-40页 |
| ·“物象”在诗格中的地位 | 第40-44页 |
| 第三章 “物象”与相关理论范畴的关系 | 第44-52页 |
| ·物象之隐喻特征 | 第44-47页 |
| ·“诗有物象比”的提出 | 第44-45页 |
| ·物象隐喻的文化语境 | 第45-47页 |
| ·物象与格高、作用的关系 | 第47-52页 |
| ·物象与“格高”的关系 | 第47-48页 |
| ·“物象”与“作用” | 第48-49页 |
| ·什么是“作用” | 第49-52页 |
| 第四章 物象理论的诗学意义及影响 | 第52-58页 |
| ·以物象求立意的诗学追求 | 第52-54页 |
| ·物象类型化的运用 | 第52-53页 |
| ·物象类型化的目的 | 第53-54页 |
| ·物象理论的诗学意义 | 第54-58页 |
| ·物象之新变 | 第55-56页 |
| ·物象理论对宋代诗学的影响 | 第56-58页 |
| 结语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