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沟煤矿地表水淹井灾害防治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矿山地表变形研究方面 | 第9-10页 |
·矿山地表水害防治技术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 第13-23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3-15页 |
·交通位置 | 第13页 |
·地形地貌 | 第13-15页 |
·气象、水文 | 第15页 |
·地质概况 | 第15-23页 |
·地层岩性 | 第15-19页 |
·地质构造 | 第19-21页 |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21页 |
·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 第21-23页 |
3 矿山地表水淹井灾害发育规律 | 第23-29页 |
·矿山沟道灾害链发育特征及机理 | 第23-26页 |
·岩体应力改变阶段 | 第23-24页 |
·裂缝形成阶段 | 第24-25页 |
·岩体变形破坏阶段 | 第25-26页 |
·河道灾害发育规律 | 第26-27页 |
·裂缝多分布在坡顶及坡体 | 第26-27页 |
·裂缝走向同巷道走向的垂直性 | 第27页 |
·崩塌多位于河道的同一侧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4 矿山地表水淹井灾害防治措施 | 第29-40页 |
·矿山地表水淹井灾害防治原则 | 第29-30页 |
·矿山地表水淹井灾害防治措施 | 第30-32页 |
·生物措施 | 第30页 |
·工程措施 | 第30-31页 |
·管理措施 | 第31-32页 |
·三道沟煤矿地表水淹井灾害治理工程 | 第32-40页 |
·设计参数确定 | 第32-35页 |
·矿山地表水防治方案 | 第35-37页 |
·临时防护工程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临时防护工程破坏后修复工程设计 | 第39页 |
·永久防治工程设计 | 第39-40页 |
5 抗变形防渗结构设计 | 第40-47页 |
·抗变形防渗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40-41页 |
·抗变形防渗结构型式及其作用分析 | 第41-43页 |
·抗变形防渗结构型式 | 第41-42页 |
·抗变形防渗结构作用分析 | 第42-43页 |
·抗变形防渗结构设计 | 第43-45页 |
·稳定设计 | 第43页 |
·断面设计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6 结论与认识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认识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