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36页 |
1. 概述 | 第16-17页 |
·定义 | 第16页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遗传因素学说 | 第16页 |
·激素学说 | 第16页 |
·结构畸形学说 | 第16页 |
·神经肌肉失调学说 | 第16-17页 |
·姿势解体学说 | 第17页 |
·脊柱脊髓异步生长假说 | 第17页 |
·三维空间弹簧假说 | 第17页 |
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 | 第17页 |
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功能障碍 | 第17-20页 |
·躯干畸形 | 第17-18页 |
·静态平衡功能 | 第18页 |
·骨强度 | 第18页 |
·竖脊肌功能 | 第18-19页 |
·肺功能 | 第19-20页 |
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生活质量 | 第20页 |
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治疗国内外历史与现状 | 第20-21页 |
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保守疗法研究与进展 | 第21-26页 |
·支具治疗 | 第21-22页 |
·物理疗法 | 第22-26页 |
·运动疗法 | 第22-23页 |
·脊柱侧凸特定运动疗法(PSSE) | 第23-25页 |
·其他物理疗法 | 第25-26页 |
6. 3SOSORT 指南 | 第26页 |
7. 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展望 | 第26页 |
8. 参考文献 | 第26-35页 |
附图 | 第35-36页 |
第一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方法筛选 | 第36-4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36页 |
2. 研究设计思路 | 第36-3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6-37页 |
·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组成 | 第37页 |
·科学论证的方法 | 第37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37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37页 |
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评估方法筛选 | 第37-41页 |
·形态学评估方法筛选 | 第37-38页 |
·功能评估方法筛选 | 第38-40页 |
·平衡功能评估方法筛选 | 第38-39页 |
·骨强度评估方法筛选 | 第39页 |
·表面肌电图评估方法筛选 | 第39-40页 |
·肺功能评估方法筛选 | 第40页 |
·生活质量评估方法筛选 | 第40-41页 |
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方法筛选 | 第41-42页 |
5. 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方案 | 第42-43页 |
·康复评估方案 | 第42-43页 |
·康复治疗方案 | 第43页 |
6.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第二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评估方法应用研究 | 第49-75页 |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静态平衡功能分析 | 第49-53页 |
·引言 | 第49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结果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强度特征分析 | 第53-57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54页 |
·试验结果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页 |
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分析 | 第57-60页 |
·引言 | 第57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57-59页 |
·试验结果 | 第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页 |
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肺功能分析 | 第60-63页 |
·引言 | 第60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60-61页 |
·试验结果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生活质量分析 | 第63-67页 |
·引言 | 第63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63页 |
·试验结果 | 第63-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页 |
6. 总结 | 第67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第三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应用研究 | 第75-94页 |
1. 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 第75-82页 |
·引言 | 第75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75-78页 |
·受试对象 | 第75-76页 |
·试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 第76-78页 |
①治疗方法 | 第76-77页 |
②评估方法 | 第77-78页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78页 |
·试验结果 | 第78-80页 |
·讨论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页 |
2. 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综合康复疗效分析 | 第82-88页 |
·引言 | 第82-83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83-84页 |
·受试对象 | 第83页 |
·试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 第83-84页 |
①治疗方法 | 第83-84页 |
②评估方法 | 第84页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84页 |
·试验结果 | 第84-86页 |
·讨论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页 |
3. 总结 | 第88-89页 |
4.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全文总结 | 第94-95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95-96页 |
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材料 | 第98-110页 |
1. 学习经历 | 第98页 |
2.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 第98-100页 |
·著作 | 第98页 |
·期刊论文 | 第98-99页 |
·参加学术会议 | 第99页 |
·科研课题 | 第99-100页 |
3.调查问卷 | 第100-109页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评估项目问卷调查 | 第100-104页 |
·中文版 SRS-22 问卷 | 第104-109页 |
4.伦理批件 | 第109-1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