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正式经济规模测算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1. 绪论 | 第14-21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0-21页 |
| 2. “非正式经济”理论研究及其规模测算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6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3. “非正式经济”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方法选择 | 第31-39页 |
| ·“非正式经济”概念的界定 | 第31-33页 |
| ·“非正式经济”规模测算方法的选择 | 第33-38页 |
| ·现金比率法 | 第34-35页 |
| ·货币需求法 | 第35-36页 |
| ·多因素多指标模型法(MIMIC) | 第36页 |
| ·模糊逻辑法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河南省“非正式经济”规模实际估算 | 第39-61页 |
| ·MIMIC模型法 | 第39-51页 |
| ·基本模型 | 第39-40页 |
| ·“非正式经济”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选择 | 第40-45页 |
| ·数据及实证结果 | 第45-51页 |
| ·模糊逻辑法 | 第51-58页 |
| ·确定间断点 | 第52页 |
| ·隶属度的确定 | 第52-55页 |
| ·隶属度和判断规则 | 第55页 |
| ·“非正式经济”规模指数(IE)的推导 | 第55-58页 |
| ·两种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8-61页 |
| 5. 河南省“非正式经济”的治理建议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