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救灾论文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灾后救助的对比及优化建议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7页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一、 农业灾害救助第10页
  二、 农业保险第10-11页
  三、 农业保险密度第11页
  四、 农业保险深度第11页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1-14页
  二、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4-15页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5-17页
  一、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农业保险与农业灾后救助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第17-26页
 第一节 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第18-21页
  一、 农业保险的供需双重分析第18-20页
  二、 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第20-21页
 第二节 农业灾后救助的博弈分析第21-24页
 第三节 政府灾后救助对农业生产者购买农业保险的决策影响分析第24-26页
  一、 没有灾后救助时农户的最优投保决策第24-25页
  二、 政府灾后救助情况下的农户的最优投保决策第25页
  三、 分析结果第25-26页
第三章 农业存在的风险分析第26-31页
 第一节 农业面临的风险种类第26-27页
 第二节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及其特点分析第27-29页
 第三节 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第29-31页
  一、 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第29-30页
  二、 农业灾害对农民经济水平的影响第30页
  三、 自然灾害对其他行业的间接影响第30-31页
第四章 我国农业保险与农业灾后救助现状及对比分析第31-44页
 第一节 政府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灾后救助第31-34页
  一、 灾后生活救助第32页
  二、 灾后生产救助第32-33页
  三、 当前我国灾后救助存在的一些问题第33-34页
 第二节 我国的农业保险情况第34-39页
  一、 农业保险基本情况第34-36页
  二、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情况第36-37页
  三、 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要素第37-39页
 第三节 我国灾后救助和农业保险的现状对比分析第39-44页
  一、 两种补偿方式的保障水平比较第40-42页
  二、 两种补偿方式的效率比较第42-43页
  三、 政府灾后救助支出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分析第43-44页
第五章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第44-50页
 第一节 美国的农业保险与农业自然灾害灾后救助体系第44-46页
  一、 发达的农业保险市场第44-45页
  二、 一年一定的灾后救助方案第45页
  三、 农业自然灾后救助作为农业保险的补充存在第45-46页
 第二节 日本的农业保险与农业自然灾害灾后救助体系第46-48页
  一、 三层风险保障的特色农业保险机制第46-47页
  二、 广泛的农业灾后救助内容第47页
  三、 层次丰富的日本农业灾后补偿机制给我国的启示第47-48页
 第三节 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创新性解决方案第48-50页
  一、 非洲和印度的天气指数保险计划第48-49页
  二、 政府购买再保险以应对林业自然灾害的巨额损失第49页
  三、 越南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区域产量农作物保险计划第49-50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优化建议第50-54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50-51页
  一、 农业保险应成为主要的灾后补偿手段第50页
  二、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机制需要进一步协调与完善第50页
  三、 可预测的灾后救助会降低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第50-51页
 第二节 优化建议第51-54页
  一、 建立合理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层机制第51页
  二、 强制参保与农业保险产品捆绑第51-52页
  三、 整合政府与保险公司的资源,提高救灾能力第52页
  四、 限制农业自然灾害灾后救助的发放第52-53页
  五、 增加多元化农业保险产品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农业巨灾保险市场政府介入时机与模式研究--基于市场容量角度
下一篇:云南地税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