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涂鸦手是谁?——关于纽约的“青少年问题” | 第8-12页 |
·1976 年 7 月 3 日纽约地铁涂鸦事件 | 第8页 |
·“青少年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8-12页 |
·纽约二战后的权力秩序构建 | 第8-9页 |
·美国的种族民权问题 | 第9-10页 |
·美国 70 年代的高失业率以及青年的反抗 | 第10页 |
·纽约的街头帮派斗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斗争的场所——地铁 | 第12-18页 |
·纽约的地铁问题 | 第12-13页 |
·从 Tag(签名涂鸦)开始——名字的意义 | 第13-16页 |
·在地铁留名——Taki183 的启发 | 第13-14页 |
·名字在纽约城的独特意义 | 第14-15页 |
·Tag(签名涂鸦)的形式及绘制工具 | 第15-16页 |
·政府的打压与涂鸦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涂鸦运动的小号手——纽约媒体 | 第18-20页 |
·纽约媒体的监视导向作用 | 第18-19页 |
·纽约媒体对涂鸦的宣传作用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纽约“涂鸦地铁”的停运——涂鸦结束了吗? | 第20-24页 |
·80 年代纽约政府的扑灭——最后一辆“涂鸦地铁”停运 | 第20页 |
·没有涂鸦的危险地铁 | 第20-21页 |
·涂鸦带来的积极效应 | 第21-22页 |
·地铁涂鸦的衍生——街道艺术 | 第22-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图片来源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