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6页 |
缩略语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葡萄渣中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 第10-13页 |
·多酚类化合物 | 第10-12页 |
·单宁 | 第10-11页 |
·原花青素 | 第11页 |
·白藜芦醇 | 第11页 |
·其它多酚类物质 | 第11-12页 |
·酒石酸 | 第12页 |
·果胶 | 第12页 |
·葡萄籽油 | 第12页 |
·芳香类物质 | 第12-13页 |
·葡萄膳食纤维 | 第13页 |
·葡萄渣的开发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制作食品、保健品 | 第13页 |
·生产蛋白质饲料 | 第13-14页 |
·有机肥料 | 第14页 |
·葡萄渣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 第14-15页 |
·葡萄渣提取物可做防腐剂 | 第14页 |
·葡萄渣可以发酵成食用醋 | 第14页 |
·葡萄渣可以生产果胶酶 | 第14-15页 |
·酿酒 | 第15页 |
·葡萄渣在人和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葡萄渣在人上的应用 | 第15页 |
·葡萄渣在单胃动物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葡萄渣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葡萄渣单宁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 第17-19页 |
·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对采食量的影响 | 第17页 |
·对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葡萄渣中的单宁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第18页 |
·葡萄渣中的单宁对寄生虫的抑制作用 | 第18页 |
·其他作用 | 第18-19页 |
·降低葡萄渣饲用价值的主要成分 | 第19页 |
·木质素含量高 | 第19页 |
·单宁含量高 | 第19页 |
·本试验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本试验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葡萄渣中单宁含量的测定 | 第21-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仪器 | 第21页 |
·试验试剂 | 第21-22页 |
·单宁的提取步骤 | 第22页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简单酚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缩合单宁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3页 |
3.测定结果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不同葡萄渣水平对羔羊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24-3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饲粮配方 | 第24-26页 |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第26页 |
·屠宰试验 | 第26-27页 |
·测定指标 | 第27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饲粮葡萄渣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8页 |
·饲粮葡萄渣水平对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3.讨论 | 第29-30页 |
·添加不同水平葡萄渣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添加不同水平葡萄渣对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30页 |
4.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不同葡萄渣水平对羔羊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 | 第32-3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原料 | 第32页 |
·试验动物 | 第32页 |
·试验设计 | 第32页 |
·试验饲粮 | 第32页 |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第32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32-33页 |
·粪样和尿样的采集 | 第33页 |
·主要测定指标、方法和计算公式 | 第33-34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饲粮葡萄渣水平对羔羊 DM、OM 表观消化的影响 | 第34页 |
·饲粮葡萄渣水平对羔羊 N 表观消化和存留的影响 | 第34-35页 |
·饲粮葡萄渣水平对羔羊 ADF 和 NDF 表观消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饲粮葡萄渣水平对羔羊 Ca 和 P 表观消化的影响 | 第36页 |
3.讨论 | 第36-38页 |
·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渣对 DM、OM 的影响 | 第36-37页 |
·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渣对 N 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渣对 NDF 和 ADF 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38页 |
·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渣对 Ca 和 P 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38页 |
4.小结 | 第38-39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39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导师简介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