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沥青岩材料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岩沥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 ·岩沥青的基本特点 | 第11-12页 |
| ·国外岩沥青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岩沥青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沥青岩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沥青岩中沥青的提取及原材料性能实验 | 第17-37页 |
| ·提取沥青岩中沥青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沥青岩含量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 ·沥青岩沥青含量实验 | 第19-20页 |
| ·旋转蒸发器法 | 第20-22页 |
| ·岩沥青中沥青的三大指标实验 | 第22-29页 |
| ·道路沥青评价指标概述 | 第22页 |
| ·沥青材料的常规试验 | 第22-25页 |
| ·道路沥青的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 ·沥青原材料及其性能检验 | 第26页 |
| ·岩沥青中沥青的三大指标实验 | 第26-28页 |
| ·三大指标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低温弯曲梁流变(BBR)实验 | 第29-34页 |
| ·BBR 实验概述 | 第29页 |
| ·BBR 实验步骤 | 第29-31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 ·沥青岩及沥青微观结构研究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沥青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 第37-72页 |
| ·沥青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思路 | 第37页 |
|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37-39页 |
| ·矿料选择与性能试验 | 第39-40页 |
| ·粗集料 | 第39页 |
| ·细集料 | 第39-40页 |
| ·集料筛分实验 | 第40-45页 |
| ·粗集料筛分实验 | 第41-43页 |
| ·细集料筛分实验 | 第43-45页 |
| ·集料相对密度实验 | 第45-50页 |
| ·粗集料密度实验 | 第46-47页 |
| ·细集料密度试验 | 第47-49页 |
| ·矿粉密度实验 | 第49页 |
| ·矿料的合成相对密度 | 第49-50页 |
| ·矿料级配设计 | 第50-52页 |
| ·基质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 | 第50-51页 |
| ·沥青岩混合料矿料级配 | 第51-52页 |
| ·最佳沥青用量设计 | 第52-54页 |
| ·最佳沥青用量实验 | 第53页 |
| ·马歇尔试件的制作 | 第53-54页 |
| ·马歇尔设计方法技术指标 | 第54-62页 |
|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测定 | 第54-57页 |
| ·马歇尔试件密度 | 第57-58页 |
| ·稳定度和流值 | 第58-60页 |
| ·空隙率 | 第60-61页 |
| ·矿料间隙率 | 第61页 |
| ·有效沥青饱和度 | 第61-62页 |
|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第62-63页 |
| ·替换法沥青岩混合料实验 | 第63-67页 |
| ·配合比法沥青岩混合料实验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沥青岩作为路面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 第72-76页 |
| ·沥青岩矿的初步处理概述 | 第72页 |
| ·破碎机的研究现状 | 第72-74页 |
| ·锤式破碎机的制作 | 第74页 |
| ·沥青岩矿的筛分 | 第74页 |
| ·沥青岩矿对集料的要求 | 第74-75页 |
| ·沥青岩矿的运输及费用 | 第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今后研究方向 | 第76-78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6页 |
| ·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简介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