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辨证在针灸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 第8页 |
2 经络辨证的理论基础 | 第8-10页 |
·经络联系表里内外 | 第8-9页 |
·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 第9-10页 |
3 经络辨证的历代演变 | 第10-16页 |
·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形成 | 第10-14页 |
·简帛书经络辨证之萌芽 | 第10-11页 |
·《黄帝内经》经络辨证之确立 | 第11-12页 |
·《伤寒论》经络辨证之发挥 | 第12-13页 |
·《难经》经络辨证之补充 | 第13-14页 |
·晋代到清代的完善 | 第14页 |
·民国时期至现代的应用 | 第14-16页 |
4 经络辨证的依据 | 第16-19页 |
·辨证归经 | 第16-18页 |
·辨位归经 | 第18-19页 |
5 经络辨证的方法 | 第19-22页 |
·经络望诊 | 第19页 |
·经穴切诊 | 第19-20页 |
·按经论治 | 第20-22页 |
·与脏腑辨证相结合 | 第22页 |
6 几个问题的探讨 | 第22-26页 |
·经络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 第22-25页 |
·表里 | 第22-23页 |
·寒热 | 第23-24页 |
·虚实 | 第24页 |
·阴阳 | 第24-25页 |
·经络辨证需要与辨病相结合 | 第25页 |
·经络辨证与药物归经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综述 | 第29-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详细摘要 | 第36-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