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页岩气储层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第13-27页 |
| ·页岩气储层及其特征 | 第13-14页 |
| ·裂缝发育特征对页岩气勘探和开发的影响 | 第14-17页 |
| ·裂缝发育特征对页岩气储层的影响 | 第15-16页 |
| ·裂缝发育特征对页岩气产出的影响 | 第16-17页 |
| ·页岩气储集层的地球物理特征与识别描述方法 | 第17-20页 |
| ·页岩气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的复杂性 | 第18-19页 |
| ·页岩气储集层的识别方法 | 第19-20页 |
| ·页岩气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 | 第20-22页 |
| ·页岩各向异性的形成机理 | 第20-21页 |
| ·页岩的各向异性 | 第21-22页 |
| ·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 ·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技术 | 第23页 |
|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 | 第23-24页 |
| ·页岩气地震资料的采集和特殊处理技术 | 第24页 |
| ·页岩气储层地震识别与综合预测技术 | 第24-25页 |
|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 | 第25-26页 |
| ·页岩气非地震探测技术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裂缝性储层的等效介质模型 | 第27-40页 |
| ·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基本理论 | 第27-29页 |
| ·裂缝等效介质模型 | 第29-37页 |
| ·Eshelby经典模型 | 第29-30页 |
| ·Hudson模型 | 第30-32页 |
| ·Thmosen弱各向异性介质模型 | 第32-33页 |
| ·Liu含裂隙模型 | 第33-37页 |
| ·等效介质模型的验证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页岩气储层的弹性波响应有限差分模拟 | 第40-68页 |
| ·高精度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 | 第40-53页 |
| ·一阶弹性波应力速度方程 | 第41-43页 |
| ·Bond变换矩阵 | 第43-44页 |
| ·任意阶空间导数展开 | 第44-46页 |
| ·高精度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波动方程离散化 | 第46-48页 |
|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 ·PML吸收边界条件 | 第49-51页 |
| ·吸收边界验证 | 第51-53页 |
| ·基于等效介质模型的页岩气储层弹性波响应与特征分析 | 第53-60页 |
| ·裂缝模型描述 | 第53页 |
| ·Hudson含裂缝模型模拟结果 | 第53-57页 |
| ·Liu含裂缝介质模型 | 第57-60页 |
| ·非均匀层状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场研究 | 第60-64页 |
| ·Liu含裂缝介质等效模型的流体识别分析 | 第64-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