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1. 引言 | 第6-1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6-7页 |
·研究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9页 |
·国外对于农民增收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7-8页 |
·国内对于农民增收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文章的框架结构 | 第10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三农 | 第10页 |
·家庭经营收入 | 第10-11页 |
·工资性收入 | 第11页 |
·财产性收入 | 第11页 |
·农民纯收入 | 第11页 |
·转移性收入 | 第11页 |
·相关理论 | 第11-14页 |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 第11-12页 |
·产权理论 | 第12-13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3-14页 |
3. 吕梁市临县农民的收入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14-20页 |
·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吕梁临县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概况 | 第14-15页 |
·吕梁临县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 第15-16页 |
·吕梁农民收入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吕梁市临县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 第17-20页 |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 第17-18页 |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18页 |
·农产品市场落后 | 第18页 |
·农民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 第18页 |
·农业新技术新科技投入不够 | 第18页 |
·非农就业机会稀缺导致主要增收渠道受阻 | 第18-19页 |
·政府体制机制不完善,对农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第19页 |
·农民年龄偏高,老龄化严重 | 第19页 |
·农产品价格低成本高,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 | 第19-20页 |
4. 吕梁市临县农民增收的优势条件分析 | 第20-22页 |
·国家扶贫政策条件 | 第20-21页 |
·农业生产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 | 第21页 |
·城镇化城市化的程度 | 第21-22页 |
5. 农民增收成功模式借鉴 | 第22-24页 |
·美国的农民增收经验 | 第22-23页 |
·四川省成都市农民增收经验 | 第23页 |
·吕梁市“8+2”模式增收经验 | 第23-24页 |
6. 实现吕梁市临县农民增收的新建议 | 第24-29页 |
·改善社会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兴农环境 | 第25页 |
·加快农业农民产业化调整,促进农业增收 | 第25页 |
·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村农业市场活力 | 第25-26页 |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 第26页 |
·完善农村的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素质 | 第26页 |
·积极推行科技兴农,增加对当地农业的科学技术投入 | 第26-27页 |
·降低创业门槛,鼓励自主创业 | 第27页 |
·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 第27页 |
·政府着手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优化农业信贷资金环境 | 第27-28页 |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保证农民收入多样性 | 第28-29页 |
·继续完善农民财产性收入 | 第28页 |
·优化分配,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 第28-29页 |
7. 总结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Abstract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