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姚店油田姚59井区长6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页
   ·国内外现状第7-9页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技术第7-8页
     ·剩余油富集部位的研究第8-9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9-12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0-11页
     ·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第12-22页
   ·区域地质特征第12-19页
     ·概况第12-13页
     ·地层特征第13-17页
     ·沉积演化特征第17-19页
   ·油藏基本特征及开发简况第19-22页
     ·油藏概况第19-20页
     ·开发简况第20-21页
     ·开发中存在主要问题第21-22页
第三章 地层构造及沉积相特征第22-39页
   ·长 6 油层组小层对比与划分第22-28页
   ·构造特征研究第28-30页
     ·长 61 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第28-29页
     ·长 62 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第29页
     ·长 63 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第29-30页
     ·长 64 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第30页
     ·油层组圈闭特征第30页
   ·沉积微相及相模式第30-39页
     ·区域沉积背景及沉积体系第30-32页
     ·沉积相类型的确定及微相划分第32-39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第39-58页
   ·岩石学特征第39-41页
   ·孔喉类型及特征第41-43页
     ·孔隙类型第41-42页
     ·孔隙组合类型第42页
     ·孔隙分布特征第42-43页
   ·物性特征第43-46页
     ·物性分布的一般特征第43-45页
     ·影响本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第45-46页
   ·储层非均质性第46-52页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第46-48页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第48-50页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第50-52页
   ·储层综合评价第52-58页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第58-92页
   ·原始含油饱和度分布第58-59页
   ·储量动用特征第59-63页
   ·目前水淹状况分析第63-74页
     ·油井见水特征第63-64页
     ·油藏平面及纵向水淹状况第64-74页
   ·剩余油分布规律第74-76页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及挖潜方向第76-92页
第六章 剩余油挖潜配套技术第92-105页
   ·井网调整第92-98页
     ·井网调整原则第92页
     ·井网调整方式及技术界限第92-98页
   ·注采压力调整第98-102页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第98-99页
     ·采油井井底流压的确定第99-101页
     ·注水井井口最大注水压力确定第101-102页
   ·单井产能及注水量确定第102-105页
     ·单井产能第102-103页
     ·合理注采比确定第103页
     ·注水量的确定第103-105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第105-108页
   ·油藏地质第105-106页
   ·油藏开发与剩余油评价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储层地质研究
下一篇:高力罕凹陷查干诺尔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