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 1.病例诊断与选择 | 第12-13页 |
| 2.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13-14页 |
| 3.病史采集及相关项目测定 | 第14-17页 |
| 4.统计学处理 | 第17-18页 |
| 结果 | 第18-23页 |
| 1.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年龄分布 | 第18页 |
| 2.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时间分布 | 第18-19页 |
| 3.轮状病毒肠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19-23页 |
| 讨论 | 第23-27页 |
| 1.轮状病毒感染的发作年龄与发作时间 | 第23-24页 |
| 2.轮状病毒感染的途径 | 第24页 |
| 3.轮状病毒引起腹泻机制 | 第24-25页 |
| 4.血清二胺氧化酶、内毒素与肠黏膜通透性 | 第25-26页 |
| 5.血清 AGEs 水平与轮状病毒肠炎相关性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综述 | 第32-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