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柴油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氮氧化物排放模拟计算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2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柴油机主要污染物及其成因第11-12页
     ·柴油机污染法规及其限值第12-13页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第13-14页
   ·颗粒捕集器第14-19页
     ·颗粒捕集器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DPF 再生方式第15-18页
     ·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第18-19页
   ·柴油车连续再生的高 NO_2/NO_X排放问题第1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加装 CDPF 的柴油机台架实验第21-32页
   ·实验设备第21-22页
   ·排放污染物检测设备及方法第22-26页
     ·CO 与 CO_2测量第22-23页
     ·NO 与 NO_2测量第23-24页
     ·HC 测量第24-25页
     ·PM 检测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2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27-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三维仿真模型原理及建模第32-45页
   ·CDPF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第32-36页
   ·仿真原理第36-41页
     ·模型整体概念第36-38页
     ·Soot 和灰层的几何形状第38-40页
     ·壁面流动和压降模型第40页
     ·Soot 和灰分的沉积和再生第40-41页
   ·仿真条件设置第41-43页
   ·模型与实验对比验证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基于仿真的 CDPF 再生过程影响因素分析第45-54页
   ·排气中 O_2浓度的影响第46-47页
   ·排气温度的影响第47-49页
   ·空速的影响第49-50页
   ·排气中 NO_2/NO_X比例的影响第50-51页
   ·Soot 的影响第51-52页
   ·CDPF 中动态平衡关系的假设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5 带 CDPF 的柴油机一维三维联合仿真第54-63页
   ·联合仿真意义第54页
   ·一维仿真平台搭建第54-56页
   ·一维模型设置与验证第56-59页
     ·一维模型参数设定第56-57页
     ·一维模型验证第57-59页
   ·一维三维联合仿真计算第59-61页
     ·汽缸总进气量的影响规律第59-60页
     ·喷油量的影响规律第60-61页
     ·空燃比的影响规律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6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全文总结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导师简介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二期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西南地区乡土杨树遗传变异及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