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膨胀石墨 | 第14-17页 |
·石墨简介 | 第14-15页 |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 | 第15页 |
·膨胀石墨简介 | 第15-16页 |
·膨胀石墨的应用 | 第16-17页 |
·膨胀石墨的吸附机理 | 第17页 |
·碳纳米管 | 第17-20页 |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7-18页 |
·碳纳米管的类型 | 第18页 |
·碳纳米管的属性与应用 | 第18-19页 |
·碳纳米管的吸附机理 | 第19-20页 |
·锌铁氧体 | 第20-24页 |
·锌铁氧体晶体结构 | 第20-21页 |
·纳米锌铁氧体的制备 | 第21-23页 |
·热方法 | 第21-22页 |
·溶胶-凝胶和柠檬酸法 | 第22页 |
·共沉淀法 | 第22页 |
·固相反应 | 第22-23页 |
·纳米锌铁氧体的光催化 | 第23-24页 |
·锌铁氧体的粒径对光催化的影响 | 第24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选题依据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锌钛铁氧体的制备与性能 | 第27-44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锌钛铁氧体的制备(ZnTi_xFe_(2-x)O_4) | 第28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28-29页 |
·ZT_xF_(2-x)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 第29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3页 |
·XRD分析和EDS分析 | 第29-30页 |
·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磁性能分析 | 第31-32页 |
·UV-Vis光谱分析(DRS分析) | 第32-34页 |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4-43页 |
·罗丹明B溶液的标准曲线 | 第34-35页 |
·物理吸附、直接光照和光催化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5页 |
·投料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ZT_xF_(2-x)中Ti含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ZnFe_2O_4、ZT_(0.6)F_(1.4)、P25的光催化效果比较 | 第37-38页 |
·溶液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光源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0页 |
·ZT_(0.6)F_(1.4)对不同染料去除率的比较 | 第40-42页 |
·ZT_(0.6)F_(1.4)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ZT_(0.6)F_(1.4)/EG复合微粒的制备与性能 | 第44-6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膨胀石墨(EG)的制备 | 第45页 |
·ZT_(0.6)F_(1.4)/膨胀石墨复合微粒(ZT_(0.6)F_(1.4)/EG)的制备 | 第45页 |
·吸附实验 | 第45-46页 |
·吸附和光催化实验 | 第46页 |
·回收和重复利用 | 第46页 |
·样品表征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XRD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46-48页 |
·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49页 |
·磁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样品的回收率 | 第50-51页 |
·ZT_(0.6)F_(1.4)/EG复合微粒的吸附性能 | 第51-57页 |
·罗丹明B溶液标准曲线 | 第51页 |
·吸附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样品类型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样品的m_(ZTF)/m_(EG)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溶液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54页 |
·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55-56页 |
·重复使用性能 | 第56-57页 |
·ZT_(0.6)F_(1.4)/EG复合微粒对不同染料的去除率 | 第57页 |
·光催化降解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ZT_(0.6)F_(1.4)/EG复合微粒吸附染料废水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ZT_(0.6)F_(1.4)/MWNTs的制备与性能 | 第60-7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碳纳米管(MWNTs)的纯化 | 第60页 |
·ZT_(0.6)F_(1.4)/碳纳米管复合微粒(ZT_(0.6)F_(1.4)/MWNTs)的制备 | 第60-61页 |
·吸附实验 | 第61页 |
·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61页 |
·回收和循环利用 | 第61-62页 |
·样品表征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XRD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62-63页 |
·形貌分析 | 第63-64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64-65页 |
·磁性能分析 | 第65-66页 |
·样品的回收率 | 第66-67页 |
·ZT_(0.6)F_(1.4)/MWNTs复合微粒的吸附性能 | 第67-73页 |
·罗丹明B溶液标准曲线 | 第67页 |
·吸附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样品类型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68页 |
·复合微粒的m_(ZTF)/m_(MWNTs)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溶液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71-72页 |
·重复使用性能 | 第72页 |
·复合微粒对不同染料的去除率 | 第72-73页 |
·光催化降解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73-74页 |
·复合微粒对染料废水去除率的影响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柴油/水混合溶液的分离性能 | 第76-80页 |
·试剂 | 第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页 |
·吸附实验 | 第76页 |
·复合微粒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 第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78页 |
·柴油/水混合溶液标准曲线 | 第76-77页 |
·碳磁复合微粒的油水分离性能比较 | 第77-78页 |
·碳磁复合微粒的重复使用性能比较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