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储运销售分公司生产特点 | 第13-14页 |
·生产信息结构分布 | 第13页 |
·岗位分布广、数据多 | 第13-14页 |
·指标复杂、数据精度高 | 第14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页 |
·环境说明 | 第15-16页 |
·开发标准 | 第16-17页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7-21页 |
·本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7页 |
·本系统的设计意义 | 第17页 |
·系统建设目标 | 第17-18页 |
·数据库系统 | 第17页 |
·静态设备管理数据库系统 | 第17-18页 |
·生产管理数据库系统 | 第18页 |
·流程预演与辅助决策系统 | 第18页 |
·实时动态调度及其调度模拟系统 | 第18页 |
·生产流程的优化排序 | 第18页 |
·管网设备的优化分组 | 第18页 |
·系统建设原则 | 第18-21页 |
·安全性 | 第18-19页 |
·开放性 | 第19页 |
·可维护性 | 第19页 |
·实用性 | 第19-21页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41页 |
·项目中使用的主要技术 | 第21-24页 |
·CMM2 管理规范 | 第21-22页 |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门户技术 | 第22页 |
·可视化管理 | 第22-23页 |
·实现数据共享 | 第23-24页 |
·辅助决策管理 | 第24页 |
·生产流程控制管理 | 第24页 |
·系统主要功能框架设计 | 第24-29页 |
·多层分布式体系架构 | 第25-27页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27页 |
·系统整体技术框架图 | 第27-28页 |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第28-29页 |
·门户框架设计 | 第29页 |
·系统工作平台功能规划 | 第29-33页 |
·分公司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 第29-30页 |
·生产经营管理子系统 | 第30-31页 |
·数据报表管理子系统 | 第31页 |
·调度令、操作票管理子系统 | 第31页 |
·器具信息管理子系统 | 第31-32页 |
·预警管理子系统 | 第32页 |
·管理层决策子系统 | 第32页 |
·资产设备管理子系统 | 第32-33页 |
·计划规划管理子系统 | 第33页 |
·基层各工作平台功能规划 | 第33-41页 |
·日常管理子系统 | 第33-34页 |
·管线来油/输油化验信息管理 | 第34页 |
·管线来油/输油计量信息管理 | 第34-35页 |
·集油信息管理 | 第35页 |
·汽运信息管理 | 第35-36页 |
·铁运信息管理 | 第36-37页 |
·俄油信息管理 | 第37-38页 |
·总外输管理 | 第38-40页 |
·调度管理 | 第40-41页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1-65页 |
·门户设计 | 第41-49页 |
·Web Part 技术 | 第41-42页 |
·基于SPS 2007 的门户技术 | 第42-43页 |
·大庆原油储运管理信息系统门户网站规划 | 第43-48页 |
·“母版页”的开发和部署 | 第48-49页 |
·基于 SPS 2007 的协同工作技术 | 第49-51页 |
·报表库、文档库管理 | 第51-53页 |
·基层各岗位工作模式 | 第53-54页 |
·主体业务数据计算 | 第54-58页 |
·化验岗标准密度计算 | 第54-55页 |
·集输油量计算 | 第55-57页 |
·储油罐库存量计算 | 第57-58页 |
·数据查询、审核、传递 | 第58-59页 |
·身份识别、操作许可 | 第59-61页 |
·系统可扩展性 | 第61-65页 |
·系统自身的可扩展性 | 第61-62页 |
·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 | 第62-63页 |
·与其他系统的数据集成 | 第63-6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