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发展概述 | 第11-15页 |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概述 | 第11-13页 |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页 |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虚拟样机技术发展概述 | 第15-17页 |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 第15页 |
·虚拟样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多软件联合仿真技术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冲压自动线多软件联合仿真的技术路径 | 第18-27页 |
·引言 | 第18页 |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简介 | 第18-19页 |
·基于接口的单领域仿真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 | 第19-24页 |
·三维 CAD 软件与 ADAMS 之间的数据传递 | 第19-22页 |
·三维 CAD 软件与 DYNAFORM 之间的数据传递 | 第22-23页 |
·ADAMS 与有限元分析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 | 第23-24页 |
·冲压自动线多软件联合仿真技术 | 第24-26页 |
·生产线联合仿真的实现策略 | 第24-25页 |
·生产线联合仿真的实现方案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冲压自动线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7-47页 |
·引言 | 第27页 |
·上下料机器人轨迹规划 | 第27-33页 |
·ABB IRB 6660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第27-29页 |
·ABB IRB 6660 机器人轨迹规划 | 第29-33页 |
·板料拉延成形数值模拟分析 | 第33-41页 |
·薄板材料有限元分析常用方法 | 第33-35页 |
·板料拉延成形有限元建模及数值模拟分析 | 第35-41页 |
·冲压自动线多软件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6页 |
·生产线三维 CAD 建模 | 第41-43页 |
·生产线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生产线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生产线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冲压生产线多软件联合仿真 | 第47-59页 |
·冲压生产线多刚体动力学仿真 | 第47-52页 |
·考虑更多实际因素的生产线多软件联合仿真 | 第52-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大型机器人冲压自动线综合性能评价指标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冲压自动线的设备利用率指标 | 第60-61页 |
·板料输送能耗指标 | 第61-63页 |
·冲压自动线的安全-效率平衡指标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