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钛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作用机制、絮体特性和污泥回用研究

CATALOGUE第1-17页
摘要第17-20页
ABSTRACT第20-24页
第一章 引言第24-30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主要研究背景第24-26页
     ·主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页
   ·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7-28页
   ·本文的主要课题及经费来源第28-3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30-43页
   ·天然有机物(NOM)第30-31页
     ·NOM的性质第30-31页
     ·NOM的危害第31页
   ·混凝第31-36页
     ·混凝的概念第31-32页
     ·混凝的机理第32-34页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第34-36页
   ·混凝剂第36-39页
     ·铝系混凝剂及其研究进展第36-37页
     ·铁系混凝剂及其研究进展第37-38页
     ·钛系混凝剂及其研究进展第38-39页
   ·混凝动力学和絮体特性第39-42页
     ·混凝动力学第39-40页
     ·絮体特性第40-42页
   ·污泥处理处置及回用第42-43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43-48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43-44页
     ·实验药品第43页
     ·实验仪器第43-44页
   ·混凝剂的制备第44页
     ·硫酸铝,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混凝剂的制备第44页
     ·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制备第44页
     ·聚合氯化钛(PTC)混凝剂的制备第44页
   ·助凝剂的配制第44-45页
   ·混凝实验第45-46页
     ·混凝实验水样第45页
     ·混凝实验步骤第45-46页
     ·水质指标的测定第46页
   ·混凝动力学研究第46-48页
     ·混凝动态过程的在线监测第46页
     ·絮体生长,破碎及再生特性研究第46-47页
     ·絮体结构特性研究第47-48页
第四章 TiCl_4处理模拟地表水的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第48-60页
   ·实验水样第48页
     ·腐殖酸-高岭土(HA-Kaolin)模拟水样第48页
     ·黄腐酸-高岭土(FA-Kaolin)模拟水样第48页
   ·TiCl_4处理腐殖酸-高岭土模拟水样的实验效果和作用机制第48-53页
     ·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混凝作用机制研究第48-50页
     ·水样初始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混凝作用机制第50-53页
   ·TiCl_4处理黄腐酸-高岭土模拟水样的实验效果和作用机制第53-58页
     ·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混凝作用机制第53-55页
     ·水样初始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混凝作用机制第55-58页
   ·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TiCl_4处理实际地表水的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第60-70页
   ·实验水样第60页
     ·引黄水库水第60页
     ·小清河水样第60页
   ·TiCl_4处理引黄水库实际水样的实验效果和作用机制第60-64页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60-62页
     ·水样初始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62-64页
   ·TiCl_4处理小清河实际水样的实验效果和作用机制第64-68页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64-66页
     ·水样初始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66-68页
   ·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TiCl_4形成絮体的生长,破碎,再生及结构特性研究第70-114页
   ·实验水样第70页
   ·TiCl_4处理腐殖酸-高岭土模拟水样的絮体特性研究第70-78页
     ·在最佳混凝条件下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第70-72页
     ·不同混凝条件对混凝动态过程的影响第72-78页
   ·TiCl_4处理黄腐酸-高岭土模拟水样的絮体特性研究第78-87页
     ·不同混凝剂投加量条件下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第79-83页
     ·不同破碎强度条件下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第83-85页
     ·不同破碎时间条件下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第85-87页
   ·TiCl_4处理引黄水库实际水样的絮体特性研究第87-96页
     ·在最佳混凝条件下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第87-89页
     ·不同混凝条件对混凝动态过程的影响第89-96页
   ·TiCl_4处理小清河实际水样的絮体特性研究第96-111页
     ·在最佳混凝条件下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第96-98页
     ·不同混凝条件对混凝动态过程的影响第98-111页
   ·小结第111-114页
第七章 二次投加工艺对TiCl_4混凝效果,作用机制及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14-128页
   ·实验水样第114页
   ·二次投加工艺对TiCl_4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14-118页
   ·二次投加工艺对絮体恢复能力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第118-121页
     ·二次投加工艺对TiCl_4絮体恢复能力的影响第118-120页
     ·二次投加工艺对TiCl_4絮体结构特性的影响第120-121页
   ·不同破碎强度对二次投加工艺中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21-124页
     ·不同破碎强度对二次投加工艺中TiCl_4絮体恢复能力的影响第121-123页
     ·破碎强度对二次投加工艺中TiCl_4絮体结构特性的影响第123-124页
   ·不同破碎时间对二次投加工艺中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24-126页
   ·小结第126-128页
第八章 水体硬度和离子强度对TiCl_4混凝效果,作用机制及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28-139页
   ·实验水样第128页
   ·水体硬度和离子强度对TiCl_4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28-132页
     ·水体硬度对TiCl_4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28-130页
     ·水体离子强度对TiCl_4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30-132页
   ·水体硬度和离子强度对TiCl_4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32-138页
     ·水体硬度对TiCl_4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32-136页
     ·水体离子强度对TiCl_4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36-138页
   ·小结第138-139页
第九章 助凝剂对TiCl_4混凝效果,作用机制及絮体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第139-178页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对TiCl_4混凝效果,作用机制及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39-147页
     ·实验水样第139页
     ·PAM对TiCl_4混凝效果及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39-142页
     ·PAM对TiCl_4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42-147页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TiCl_4混凝效果,作用机制及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47-156页
     ·实验水样第147-148页
     ·PDMDAAC对TiCl_4混凝效果及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48-150页
     ·PDMDAAC对TiCl_4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50-156页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对TiCl_4混凝效果,作用机制及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56-165页
     ·实验水样第156页
     ·CBF对TiCl_4混凝效果及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56-159页
     ·CBF对TiCl_4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59-165页
   ·海藻酸钠(SA)对TiCl_4混凝效果,作用机制及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65-176页
     ·实验水样第165-166页
     ·SA对TiCl_4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影响第166-168页
     ·SA对TiCl_4絮体特性的影响第168-176页
   ·小结第176-178页
第十章 聚合氯化钛(PTC)的制备,水质净化效果及混凝动力学研究第178-200页
   ·实验水样第178页
   ·聚合氯化钛(PTC)的制备及表征第178-184页
     ·聚合氯化钛(PTC)的制备第178-180页
     ·钛的水解形态的表征第180-184页
   ·聚合氯化钛(PTC)处理腐殖酸(HA)模拟水样的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第184-189页
     ·碱化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184-186页
     ·混凝剂投加量和水样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186-189页
   ·聚合氯化钛(PTC)处理实际水样的混凝效果和作用机制第189-191页
   ·聚合氯化钛(PTC)的混凝动力学及絮体特性研究第191-198页
     ·聚合氯化钛(PTC)处理腐殖酸(HA)模拟水样的混凝动力学及絮体特性研究第191-196页
     ·聚合氯化钛(PTC)处理实际水样的混凝动力学及絮体特性研究第196-198页
   ·小结第198-200页
第十一章 混凝处理后的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第200-210页
   ·污泥回用方法第200页
   ·污泥表征方法第200-201页
     ·X射线衍射(XRD)第200页
     ·光催化活性第200页
     ·热重-差热分析(TG-DSC)第200-201页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第201页
   ·TiCl_4混凝处理黄腐酸模拟水样的污泥回用研究第201-202页
   ·TiCl_4混凝处理引黄水库水实际水样的污泥回用研究第202-204页
   ·TiCl_4混凝处理小清河实际水样的污泥回用研究第204-206页
   ·聚合氯化钛(PTC)混凝处理BTSE实际水样的污泥回用研究第206-208页
   ·小结第208-210页
第十二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210-214页
   ·结论第210-213页
   ·研究展望第213-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8页
致谢第228-2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230-236页
附录一 Coa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itanium(Ti)Salt Coagulant Compared with Aluminum(Al)and Iron(Fe)Salts第236-260页
附录二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polytitanium tetrachloridecoagulant for water purification第260-288页

论文共2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南四湖流域为例
下一篇:环境规制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