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电数量的测量及仪表论文--电流测量及仪表论文--直流测量论文

准确校准大电流DCC的分布式均匀化空间磁势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直流大电流测量的应用第11-13页
   ·直流大电流测量仪器及校准第13-17页
     ·直流分流器第13-14页
     ·霍尔变送器第14页
     ·光纤直流大电流传感器第14-15页
     ·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第15-17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DCC国内外现状第18-25页
     ·自校准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磁屏蔽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等安匝法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技术难点、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安排第25-31页
     ·技术难点分析第25页
     ·研究思路和关键技术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第27-31页
第二章 串并联校准法第31-45页
   ·引言第31-33页
   ·串并联法第33-37页
   ·与参考绕组法的比较第37-42页
     ·低电流DCC及其校准第37-41页
     ·不确定度评估第41页
     ·串并联法的特点和讨论第41-42页
   ·小结第42-45页
第三章 磁屏蔽效能的解析和仿真优化设计第45-59页
   ·引言第45页
   ·磁屏蔽效能的解析公式第45-50页
     ·含水平气隙的磁屏蔽效能计算公式第47-48页
     ·含竖直气隙的磁屏蔽效能计算公式第48-50页
   ·磁屏蔽效能的数值仿真第50-57页
     ·屏蔽竖直方向磁场的屏蔽效能第52-53页
     ·屏蔽水平方向磁场的屏蔽效能第53-56页
     ·仿真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第56-57页
   ·磁屏蔽设计原则第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一次母线结构和参数的设计及优化第59-77页
   ·引言第59-60页
   ·DCC的数值仿真模型第60-61页
   ·一次母线的干扰磁场第61-66页
     ·泄漏磁场的影响第62-63页
     ·杂散磁场的影响第63-66页
   ·一次母线参数的优化设计第66-69页
     ·一次母线匝数的影响第66-67页
     ·母线与铁芯横截面中心的距离的影响第67-68页
     ·一次母线窗口形状的影响第68-69页
   ·小电流DCC的一次母线绕组第69-71页
   ·外导体对DCC的影响第71-73页
     ·外导体的长度第71-72页
     ·外导体的方向第72-73页
   ·磁屏蔽与优化布置母线的屏蔽效能比较第73-74页
   ·干扰磁场影响的评估方法第74-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DCC研制和比例的串并联自校准第77-87页
   ·分布式均匀化空间磁势法的提出第77-79页
   ·一次母线具有串并联结构的DCC研制第79-82页
   ·串并联自校准程序和实验第82-86页
     ·比较仪1:1 自校准第82-84页
     ·比较仪n:1 同标称比例比较第84-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验证第87-105页
   ·DCC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测试第87-94页
     ·磁势非线性第87-89页
     ·一次母线干扰磁场的影响第89-90页
     ·外电流导体影响第90-92页
     ·串并联附加误差第92-94页
   ·串并联校准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第94-101页
     ·数学模型第94-95页
     ·不确定度评定第95-101页
   ·乘法验证第101-103页
   ·小结第103-10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9页
   ·总结第105-107页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5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15-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基和钾基稀燃氮氧化物储存还原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Boost斩波—三电平变换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