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生物化学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论文

菲对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3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环境和能源问题第8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第8-9页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其处理技术第9页
   ·MFC 处理难降解物质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1-13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产甲烷抑制方式对 SMFC 运行特性的影响第13-21页
   ·引言第13页
   ·材料与方法第13-16页
     ·实验材料第13-14页
     ·实验方法第14-15页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第15-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6-20页
     ·输出电压第16-17页
     ·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第17页
     ·阳极污泥特性第17-19页
     ·生物量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菲对 SMFC 产电特性及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第21-28页
   ·引言第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实验材料第21-22页
     ·实验方法第22页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第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27页
     ·输出电压第22-23页
     ·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第23-24页
     ·污染物去除率第24-27页
     ·生物量第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菲对 SMFC 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第28-35页
   ·引言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页
     ·实验材料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页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3页
     ·阴极和阳极电势第28-31页
     ·内阻及其分布第31-33页
     ·电化学活性第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五章 吐温 80 对菲-SMFC 运行特性的影响第35-42页
   ·引言第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实验材料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页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第35-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输出电压第36页
     ·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第36-37页
     ·污染物去除率第37-40页
     ·内阻及其分布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主要结论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研究
下一篇:垂柳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及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