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纤维素降解菌群的纯化鉴定及其诱变育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纤维素第10-12页
     ·纤维素第10-11页
     ·纤维素酶第11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第11-12页
   ·诱变选育第12-14页
     ·诱变育种第12页
     ·诱变剂及其诱变机制第12-14页
     ·筛选方法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6页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纯化与酶活力测定第17-27页
   ·实验材料第17-18页
     ·试验菌群第17页
     ·培养基第17页
     ·试验药品及试剂第17-18页
     ·仪器第18页
   ·试验方法第18-19页
     ·纤维素降解群5号菌群的分离纯化第18-19页
     ·菌种鉴定第19页
     ·酶活力测定第19页
   ·结果与分析第19-26页
     ·菌群的分离纯化第19-20页
     ·菌种鉴定第20-24页
     ·酶活力测定第24-26页
   ·结论第26-27页
第三章 诱变育种第27-42页
   ·试验材料第27-28页
     ·试验菌株第27页
     ·培养基第27页
     ·试验药品、试剂及材料第27-28页
     ·仪器第28页
   ·试验方法第28-30页
     ·初筛试剂的选择第28页
     ·菌种的活化第28页
     ·菌株诱变第28-29页
     ·筛选第29页
     ·酶活力测定第29-30页
     ·酶活稳定性分析第30页
   ·结果分析第30-41页
     ·初筛试剂选择结果第30-31页
     ·诱变结果第31-34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4-35页
     ·筛选结果第35-38页
     ·酶活稳定性分析第38-41页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诱变菌株培养条件优化第42-50页
   ·实验材料第42-43页
     ·试验菌株第42页
     ·培养基第42页
     ·试验药品和试剂第42-43页
     ·仪器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种子液的制备第43页
     ·培养时间对产酶影响第43页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3页
     ·秸秆含量对产酶影响第43-44页
     ·氮源的含量对产酶影响第44页
     ·碳源、氮源和温度正交实验第44页
   ·结果分析第44-49页
     ·培养时间产酶情况第44-45页
     ·不同氮源产酶影响第45-46页
     ·秸秆含量对产酶影响第46-47页
     ·氮源含量对产酶影响第47-48页
     ·碳源、氮源和温度正交实验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结论第50页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嗜酸性Fe2+供能菌对重金属吸附效能及对钢铁盐酸洗废液的可生物氧化性研究
下一篇:天津海泥吹填土理化属性及掺砂改土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