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引言 | 第10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 第10-17页 |
·拉曼(Raman)散射 | 第10-11页 |
·SERS 简介 | 第11-12页 |
·SERS 增强机理 | 第12-15页 |
·SERS 活性基底 | 第15-17页 |
·SERS 的应用 | 第17-21页 |
·分析化学 | 第17-18页 |
·表面科学 | 第18-19页 |
·环境检测 | 第19-20页 |
·生物医学 | 第20-21页 |
·基于贵金属/TiO_2复合物的 SERS 标记材料研究 | 第21-25页 |
·二氧化钛性质 | 第21-22页 |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 第22-23页 |
·贵金属简介 | 第23-24页 |
·贵金属/TiO_2简介 | 第24-25页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25-26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 第28-31页 |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9页 |
·表征方法及原理 | 第29-3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 第2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 第29-30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 第30页 |
·X 射线光电子谱(Xray Photoelectronic Spectroscopy) | 第30页 |
·广角 X 射线衍射(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WAXRD) | 第30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ible spectroscopy) | 第30页 |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 第30-31页 |
第3章 TiO_2/Ag 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 SERS 标记监测 | 第31-50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 第31-32页 |
·TiO_2/Ag 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32页 |
·TiO_2/Ag 复合微球的 SERS 性能测试 | 第32页 |
·TiO_2/Ag 复合微球的催化标记监测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8页 |
·二氧化钛的表征 | 第33-38页 |
·TiO_2/Ag 复合微球的表征 | 第38-42页 |
·拉曼标签(4ATPTiO_2/Ag)的 SERS 光谱 | 第42-47页 |
·Ag/TiO_2复合微球的标记检测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Au@TiO_2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 SERS 标记检测性能 | 第50-67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5页 |
·碳球的制备 | 第51页 |
·C@Au 的制备 | 第51页 |
·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 | 第51页 |
·Au@TiO_2空心微球的制备 | 第51-52页 |
·拉曼标签(4ATPAu@TiO_2)的制备 | 第52页 |
·抗体在拉曼标签表面的固定 | 第52页 |
·抗体在基片表面的固定 | 第52-53页 |
·构筑“三明治”结构检测 hIgG | 第53-54页 |
·Bradford 分析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55-57页 |
·广角 X射线衍射(WAXRD)分析 | 第57-58页 |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58-59页 |
·Au@TiO_2空心微球的 SERS 光谱研究 | 第59-63页 |
·Au@TiO_2空心微球的 SERS 免疫检测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