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油菜高油酸和低亚麻酸含量的遗传改良 | 第11-14页 |
·油菜种子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遗传 | 第11-13页 |
·油酸遗传规律 | 第11-12页 |
·亚麻酸遗传规律 | 第12-13页 |
·油菜高油酸、低亚麻酸改良的主要途径 | 第13-14页 |
·杂交育种和系统育种 | 第13页 |
·诱变育种 | 第13-14页 |
·基因工程 | 第14页 |
·等位基因特异标记的开发及AS-PCR技术的研究 | 第14-17页 |
·等位基因特异标记应用于育种的优势 | 第15页 |
·等位基因特异标记在油菜育种中的研究 | 第15-16页 |
·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技术的研究 | 第16-17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高油酸低亚麻酸育种中的运用 | 第17-19页 |
·与油菜高油酸低亚麻酸相关的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构建油菜遗传图谱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7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分子标记辅助轮回选择材料 | 第19页 |
·反义FAD2转基因材料 | 第19页 |
·其余群体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第20-21页 |
·改良CTAB法 | 第20页 |
·DNA快速提取法 | 第20-21页 |
·DNA抽提质量的鉴定 | 第21页 |
·FAD2和FAD3基因等位基因特异引物的设计及鉴定 | 第21-22页 |
·分子标记辅助轮回选择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前景标记PCR扩增 | 第23-24页 |
·SSR标记PCR扩增 | 第24-25页 |
·种子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田间种植及性状考查 | 第25-27页 |
·回交群体田间种植及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考查 | 第25-26页 |
·转基因反义FAD2材料田间种植及品质性状分析 | 第26-27页 |
·数据分析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6页 |
·两种不同DNA抽提方法的鉴定及比较 | 第27-31页 |
·DNA质量比较 | 第27-29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7-28页 |
·PCR扩增效果比较 | 第28-29页 |
·两种方法提取DNA所需时间比较 | 第29页 |
·两种方法所用试剂毒性及危害的比较 | 第29-31页 |
·FAD2和FAD3基因的等位基因特异标记开发及检测 | 第31-35页 |
·FAD2和FAD3基因的等位基因特异标记开发 | 第31-33页 |
·等位基因特异标记应用效果验证 | 第33-35页 |
·D126×华5组合高油酸低亚麻酸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35-37页 |
·高油酸低亚麻酸位点前景选择 | 第35-36页 |
·目标基因侧翼标记筛选 | 第36-37页 |
·D126×华5组合不同世代中品质及农艺性状分析 | 第37-43页 |
·不同回交世代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37-41页 |
·不同回交世代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反义FAD2材料油酸含量分析 | 第43-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快速抽提DNA方法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优势 | 第46页 |
·等位基因特异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 第46-47页 |
·分子标记辅助轮回选择的策略 | 第47-48页 |
·反义FAD2基因导入对甘蓝型油菜种子油酸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5 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附录1:PAGE凝胶电泳检测程序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