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论文--全书论文

《寒温条辨》方药特色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43页
 综述一 近二十年对杨栗山学术思想的研究概况第12-20页
  前言第12页
  1. 学术思想研究第12-17页
   ·学术渊源第12-13页
   ·学术思想第13-16页
   ·治温十五方第16-17页
  2. 小结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0页
 综述二 杨栗山十五方现代临床运用概况第20-43页
  前言第20页
  1. 临床各科运用第20-34页
   ·皮肤科第20-22页
   ·耳鼻喉科第22-24页
   ·神经内科第24-26页
   ·消化科第26-27页
   ·感染性疾病第27-28页
   ·呼吸科第28页
   ·肾病科第28-29页
   ·内分泌科第29-30页
   ·传染性疾病第30页
   ·心血管科第30-31页
   ·风湿免疫科第31-32页
   ·口腔科第32页
   ·血液科第32页
   ·妇科第32-33页
   ·儿科第33页
   ·眼科第33页
   ·肿瘤第33-34页
   ·泌尿科第34页
   ·男科第34页
   ·其他第34页
  2. 小结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3页
第二部分 正文第43-106页
 前言第43-44页
 一、古代文献分析第44-69页
  1. 杨栗山小传(成书背景)第44-45页
  2. 《伤寒瘟疫条辨》学术思想内容概括第45-67页
   ·学术渊源分析第46-47页
   ·重视运气第47页
   ·瘟疫与伤寒的区别第47-49页
   ·瘟疫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要治则治法第49-51页
   ·杨栗山治温十五方原文分析第51-57页
   ·杨栗山十五方数据库分析第57-67页
  3. 小结第67-68页
  4. 参考文献第68-69页
 二、现代运用文献分析第69-103页
  1. 研究对象第69页
   ·资料来源第69页
   ·检索策略第69页
   ·文献纳入标准第69页
   ·文献排除标准第69页
  2. 研究方法第69-70页
  3. 研究内容第70-73页
  4. 研究结果第73-82页
   ·中药频次查询结果第73页
   ·药对查询结果第73-74页
   ·病机频次查询结果第74-75页
   ·主要症状查询第75-80页
   ·脉象频次查询结果第80页
   ·舌苔频次查询第80-81页
   ·舌质频次查询结果第81-82页
   ·疾病分类查询结果第82页
  5.现代文献分析结果讨论第82-102页
   ·病机频次分析第82-84页
   ·舌象分析第84-91页
   ·脉象分析第91-94页
   ·主要症状分析第94-97页
   ·所治疾病分类第97-100页
   ·药物分析第100-102页
  6. 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页
 三、讨论第103-106页
  四、结语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个人简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归六黄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瘀热内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以肝癌为目标的扶正化瘀解毒方的筛选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