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 ·矿产资源开发 | 第16页 |
| ·生态补偿 | 第16页 |
|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 第16-17页 |
| ·生态补偿机制 | 第17页 |
|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矿产资源的外部性理论 | 第17页 |
| ·生态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 第3章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9-33页 |
| ·新疆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1-27页 |
| ·矿产资源勘查情况 | 第21-23页 |
| ·矿石开采状况 | 第23-24页 |
| ·矿山开发现状 | 第24-27页 |
|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7-33页 |
|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大气的影响 | 第30页 |
| ·引发地质灾害 | 第30-33页 |
| 第4章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39页 |
|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 ·补偿原则 | 第33-34页 |
| ·补偿主体 | 第34页 |
| ·补偿客体 | 第34-35页 |
| ·补偿标准 | 第35页 |
| ·补偿方式 | 第35页 |
|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状况 | 第35-36页 |
|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 第5章 完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 第39-55页 |
| ·明确主体 | 第39页 |
| ·完善补偿方式和途径 | 第39页 |
| ·设定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 | 第39-43页 |
| ·ER(生态恢复治理成本)的测算 | 第40-41页 |
| ·EP(环境污染损失)的测算 | 第41-43页 |
|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计算(以新疆阿舍勒铜矿为例) | 第43-51页 |
| ·矿山概况 | 第43-44页 |
| ·矿山生态修复成本计算 | 第44-51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完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 第51-55页 |
|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 | 第52页 |
| ·营造良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环境 | 第52-53页 |
| ·完善生态补偿效益评价体系 | 第53页 |
| ·完善生态补偿协调和监管机制 | 第53-55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