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法从镍钼矿浸出液提取钼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钼的性质与用途 | 第11-13页 |
| ·钼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1-12页 |
| ·钼的用途 | 第12-13页 |
| ·钼的多酸化合物 | 第13-16页 |
| ·钼的同多酸化合物 | 第13-14页 |
| ·钼的杂多酸化合物 | 第14-16页 |
| ·杂多蓝与钼蓝 | 第16-20页 |
| ·杂多蓝 | 第16-18页 |
| ·钼蓝 | 第18-20页 |
| ·镍钼矿冶炼工艺现状 | 第20-24页 |
| ·镍钼矿资源 | 第20-21页 |
| ·镍钼矿的冶炼工艺 | 第21-24页 |
| ·本课题研究思路的提出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6-27页 |
| ·实验设备及装置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 ·钼蓝溶液的制备 | 第28页 |
| ·吸附实验 | 第28-30页 |
| ·解吸实验 | 第30页 |
| ·钼的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钼蓝溶液的吸附实验研究 | 第32-43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型 | 第32-34页 |
| ·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34-38页 |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34页 |
| ·溶液温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树脂加入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吸附工艺选择 | 第38-42页 |
| ·单釜吸附实验 | 第38-39页 |
| ·两次逆流吸附实验 | 第39-40页 |
| ·多次逆流吸附实验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吸附过程的理论研究 | 第43-67页 |
| ·溶液中钼的形态分布 | 第43-51页 |
| ·热力学分析 | 第43-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51-58页 |
| ·吸附等温曲线 | 第51-54页 |
| ·钼蓝在树脂上的吸附等温曲线 | 第54-56页 |
| ·热力学函数计算 | 第56-58页 |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8-66页 |
| ·离子交换动力学基础 | 第58-60页 |
| ·钼蓝在树脂上的动力学研究 | 第60-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解吸实验研究 | 第67-72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解吸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 ·解吸时间的影响 | 第68-69页 |
| ·解吸温度的影响 | 第69页 |
| ·氨水用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氨水浓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四钼酸铵的制备实验 | 第72-78页 |
| ·实验原理 | 第72-74页 |
| ·调酸除硅和硒 | 第72页 |
| ·离子交换吸附钼蓝 | 第72-73页 |
| ·铵镁盐法除磷、砷 | 第73页 |
| ·离子交换法除镁 | 第73页 |
| ·酸沉制备多钼酸铵 | 第73-74页 |
| ·实验试剂 | 第74页 |
| ·实验方法及其分析 | 第74-75页 |
| ·调酸除硅 | 第74页 |
| ·调酸除硒 | 第74-75页 |
| ·离子交换 | 第75页 |
| ·铵镁盐法除磷、砷 | 第75页 |
| ·离子交换法除镁 | 第75页 |
| ·除钒 | 第75页 |
| ·酸沉淀 | 第75页 |
| ·分析方法 | 第7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