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Thesis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公共选择理论的概要 | 第9-20页 |
·公共选择理论的综述 | 第9-17页 |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 第9-10页 |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分析 | 第10-13页 |
·偏好强度与投票交易 | 第13-14页 |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分析 | 第14-17页 |
·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 第17-18页 |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创新 | 第18-20页 |
2 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 | 第20-29页 |
·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行为的分析 | 第20-22页 |
·政府公共政策失误 | 第20-21页 |
·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 第21页 |
·政府扩张 | 第21页 |
·寻租行为 | 第21-22页 |
·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 第22-24页 |
·我国行政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4-29页 |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弊端 | 第24-25页 |
·我国行政改革要加大反腐的力度 | 第25-26页 |
·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 第26-29页 |
3 基于我国行政改革的分析 | 第29-33页 |
·我国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 | 第29页 |
·我国行政改革取得的经验 | 第29-31页 |
·我国行政改革汲取的教训 | 第31-33页 |
4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 第33-40页 |
·公共选择理论对提高我国政府效率的启示 | 第33-34页 |
·实现政府部门管理的科学化 | 第33页 |
·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咨询系统及信息系统 | 第33-34页 |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腐败治理的启示 | 第34-35页 |
·正视官僚的“经济人”角色 | 第34页 |
·引入竞争机制 | 第34页 |
·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 | 第34-35页 |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启示 | 第35-37页 |
·塑造问责文化 | 第35页 |
·统一法律制度建设 | 第35-36页 |
·完善行政问责配套机制 | 第36页 |
·建立科学民意表达机制 | 第36-37页 |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 第37-40页 |
·加强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 第37页 |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 第37-38页 |
·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 第38-39页 |
·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的行为效率 | 第39页 |
·限制政府机构与预算规模的无限扩张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