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低维纳米结构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气体传感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引言第12-13页
   ·锂离子电池介绍第13-16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3-14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原理与特点第14-16页
     ·锂离子电池的相关概念第16页
   ·纳米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16-17页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第17-22页
     ·碳材料第17-19页
     ·锡基材料第19-20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第20-21页
     ·硅基材料第21-22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2章 SnO_2/α-MoO_3异质结纳米带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24-36页
   ·引言第24-25页
   ·实验部分第25-26页
     ·实验试剂第25页
     ·α-MoO_3纳米带的合成第25页
     ·SnO_2/α-MoO_3纳米带的合成第25页
     ·样品的表征第25-26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5页
     ·XRD表征第26-27页
     ·形貌分析第27-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Si纳米片作为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36-46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部分第37-38页
     ·实验试剂第37页
     ·Si纳米线的合成第37页
     ·Si纳米片的合成第37-38页
     ·样品的表征第38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XRD表征第38-42页
   ·Si纳米线/纳米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Co_3O_4多孔纳米带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46-58页
   ·引言第46-47页
   ·实验部分第47-48页
     ·实验试剂第47页
     ·Co_3O_4纳米棒的合成第47-48页
     ·Co_3O_4多孔纳米带的合成第48页
     ·样品的表征第48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4页
     ·XRD表征第48-49页
     ·形貌分析第49-52页
     ·拉曼光谱表征第52-53页
     ·Co_3O_4纳米棒和Co_3O_4多孔纳米带的生长机制第53-54页
   ·Co_3O_4纳米棒和Co_3O_4多孔纳米带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异质结用于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第58-74页
   ·引言第58-59页
   ·实验部分第59-61页
     ·实验试剂第59-60页
     ·Pt-ZnO纳米花的合成第60页
     ·Pt-SnO_2纳米棒的合成第60页
     ·样品的表征第60页
     ·气体传感性能测试第60-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73页
     ·XRD表征第61-62页
     ·Pt-ZnO纳米花的形貌与气体传感特性分析第62-69页
     ·Pt-SnO_2纳米棒的形貌与气体传感特性分析第69-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