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形及水分入渗特征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分形理论 | 第12-17页 |
·土壤水分-孔隙特征研究 | 第17-19页 |
·土壤入渗过程研究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4页 |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自然环境特征 | 第21-23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8-46页 |
·土壤粒径组成与分形特征 | 第28-32页 |
·土壤颗粒组成分析 | 第28-29页 |
·土壤粒径体积分布分形特征的无标度区间 | 第29-30页 |
·土壤颗粒分维数及其与粒径组成的关系 | 第30-32页 |
·土壤孔隙组成及分形特征 | 第32-36页 |
·土壤孔隙与贮水特征 | 第32-33页 |
·土壤孔隙分形维数及其与粒径组成的关系 | 第33-35页 |
·土壤颗粒分维与孔隙分维的关系 | 第35-36页 |
·土壤分形维数与孔隙组成的关系 | 第36-39页 |
·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的关系 | 第36页 |
·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孔隙度的关系 | 第36-39页 |
·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 第39-40页 |
·土壤水分入渗速率 | 第39-40页 |
·土壤入渗过程模型模拟 | 第40页 |
·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 第40-42页 |
·土壤水分入渗与孔隙组成的关系 | 第42-46页 |
·土壤入渗速率与容重的关系 | 第42-43页 |
·土壤入渗速率与孔隙度的关系 | 第43-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坡耕地耕作对土壤结构与入渗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结构与入渗特征 | 第46-48页 |
·不同弃耕年限坡耕地土壤结构与入渗特征 | 第48-49页 |
·土壤入渗过程模型模拟分析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结构与入渗特征 | 第50页 |
·坡耕地弃耕后土壤结构与入渗特征 | 第50页 |
·土壤入渗速率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 第50页 |
·土壤入渗过程模型模拟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