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P约束混凝土材料特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详细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Detailed Abstract | 第9-14页 |
| 1 绪论 | 第14-26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FRP 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国内外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 第21-23页 |
| ·硬化浆体的结构 | 第22-23页 |
| ·水泥硬化浆体的强度与弹性模量 | 第23页 |
| ·本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23-26页 |
| 2 CFRP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26-46页 |
| ·试验用的材料 | 第26-27页 |
| ·试验方案 | 第27-29页 |
| ·试件设计 | 第27-28页 |
| ·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28-29页 |
|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 第29-33页 |
| ·单层试件 | 第29页 |
| ·双层试件 | 第29-30页 |
| ·三层试件 | 第30-33页 |
| ·试验极限荷载分析 | 第33-39页 |
| ·极限荷载与破坏形式的关系 | 第33-35页 |
| ·极限荷载与树脂类型的关系 | 第35-36页 |
| ·极限荷载与纤维种类的关系 | 第36-39页 |
| ·试件应变分析 | 第39-44页 |
| ·试件的变形行为 | 第39-42页 |
| ·试件力学指标计算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3 CFRP 复合材料的设计强度 | 第46-52页 |
| ·目前碳纤维布材料设计强度取值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 ·CFRP 在加固设计中的取值 | 第46-47页 |
| ·CFRP 复合材料加固设计中的应变限制条件 | 第47-48页 |
| ·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基本方程 | 第49-50页 |
| ·受拉碳纤维设计取值的理论公式和算例 | 第50-51页 |
| ·受拉碳纤维的设计取值的理论公式 | 第50-51页 |
| ·算例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CFRP 约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 第52-62页 |
| ·试验方案 | 第52-55页 |
| ·试件设计 | 第52-53页 |
| ·试件制作与处理 | 第53-54页 |
| ·试验加载与数据采集装置 | 第54页 |
| ·加载控制与数据采集 | 第54-55页 |
| ·试验现象 | 第55-57页 |
| ·圆柱体破坏形态 | 第55页 |
| ·棱柱体破坏形态 | 第55页 |
| ·试验过程中的现象 | 第55-57页 |
| ·试件的极限强度 | 第57-58页 |
| ·圆柱体试件的极限强度 | 第57-58页 |
| ·棱柱体试件的极限强度 | 第58页 |
| ·试件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58-60页 |
| ·圆柱体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58-59页 |
| ·棱柱体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5 混凝土柱极限应变和应力-应变关系 | 第62-76页 |
| ·试验过程中的极限应变 | 第62-65页 |
| ·圆柱体 | 第62-65页 |
| ·棱柱体 | 第65页 |
| ·试验中混凝土柱体应力-应变关系 | 第65-74页 |
| ·混凝土圆柱体 | 第68-71页 |
| ·混凝土棱柱体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6 混凝土的破坏能 | 第76-86页 |
| ·能量守恒概述 | 第76-77页 |
| ·能量守恒的基本概念 | 第76页 |
| ·由能量守恒分析轴压混凝土柱的破坏 | 第76-77页 |
| ·建立能量守恒轴压混凝土柱简化计算模型 | 第77-78页 |
| ·能量守恒分析轴压混凝土柱的基本假定 | 第77页 |
| ·外荷载做功模型简化 | 第77-78页 |
| ·几种典型应变曲线 | 第78-80页 |
| ·破坏能量算例 | 第80-84页 |
| ·试件的理论与试验破坏能量密度 | 第80-81页 |
| ·CFRP 约束混凝土圆柱破坏能量密度 | 第81-82页 |
| ·CFRP 约束受损混凝土圆柱的破坏能量 | 第82-83页 |
| ·不同条件下破坏能量密度的比较 | 第83-84页 |
| ·能量密度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总的结论 | 第86页 |
| ·创新点 | 第86-87页 |
| ·建议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 致谢 | 第94-96页 |
| 作者简介 | 第9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页 |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