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LED 的发展历史 | 第11页 |
·白光LED 照明的特点 | 第11页 |
·白光LED 的应用 | 第11-14页 |
·白光LED 发光原理 | 第14-15页 |
·YAG 荧光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YAG 荧光粉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YAG 荧光粉的合成方法 | 第16-20页 |
·各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 第20-21页 |
·微波技术及其特点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共沉淀法制备Ce:YAG 荧光粉 | 第23-32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Ce:YAG 荧光粉的制备 | 第24-26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工艺路线 | 第25页 |
·Ce:YAG 前驱体的制备 | 第25页 |
·Ce:YAG 前驱体的煅烧 | 第25-26页 |
·粉体的表征 | 第26页 |
·结果分析 | 第26-31页 |
·前驱体的IR 分析 | 第26-27页 |
·前驱体的DTA/TG 分析 | 第27-28页 |
·煅烧产物的XRD 分析 | 第28-29页 |
·煅烧产物的LS 分析 | 第29页 |
·煅烧产物的TEM 分析 | 第29-30页 |
·煅烧产物的PL 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微波均相法制备Ce:YAG 荧光粉 | 第32-43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第34-36页 |
·Ce:YAG 荧光粉的制备 | 第36-37页 |
·粉体表征 | 第37页 |
·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前驱体的IR 分析 | 第37-38页 |
·前驱体的DTA/TG 分析 | 第38-39页 |
·煅烧产物的XRD 分析 | 第39页 |
·煅烧产物的LS 分析 | 第39-40页 |
·煅烧产物的TEM 分析 | 第40-41页 |
·煅烧产物的PL 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煅烧气氛和掺杂浓度对Ce:YAG 荧光粉的影响 | 第43-50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过程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前驱体的DTA/TG 分析 | 第44-45页 |
·煅烧产物的XRD 分析 | 第45-47页 |
·煅烧产物的PL 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共掺杂对Ce:YAG 荧光粉性能的影响 | 第50-56页 |
·引言 | 第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前驱体的IR 分析 | 第50-51页 |
·前驱体的DTA/TG 分析 | 第51-52页 |
·煅烧产物的XRD 分析 | 第52-53页 |
·共掺杂荧光粉的荧光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Ce:YAG 荧光粉的表面包膜 | 第56-63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原理及过程 | 第56-58页 |
·溶胶-凝胶法Si02 包膜及其原理 | 第56-57页 |
·尿素水解法A1203 包膜及其原理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包膜前驱体的IR 分析 | 第58-59页 |
·煅烧产物的XRD 分析 | 第59页 |
·煅烧产物的LS 分析 | 第59-60页 |
·煅烧产物的TEM 分析 | 第60-61页 |
·煅烧产物的PL 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3-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