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向轴流式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来源 | 第10-12页 |
·气液旋流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旋流分离器的压降计算模型 | 第12页 |
·改进结构以降阻增效的研究 | 第12-16页 |
·进口结构改进 | 第13-14页 |
·出口结构改进 | 第14-15页 |
·锥体结构改进 | 第15页 |
·排尘结构改进 | 第15-16页 |
·旋流分离器内流场特性的CFD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切向轴流式旋流分离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21-39页 |
·实验装置 | 第21-25页 |
·分离系统 | 第22-23页 |
·进料雾化系统 | 第23-24页 |
·供风系统 | 第24页 |
·测量系统 | 第24-25页 |
·液滴的破碎与碰撞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25-30页 |
·气相强旋流场中影响液滴破碎与碰撞聚结的因素 | 第25-26页 |
·气体流量及含液浓度的选择 | 第2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导流锥长度L及间隙长度x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30-34页 |
·压降测试结果与经典模型的对比 | 第34-35页 |
·分离能效研究 | 第35-37页 |
·最小分离功的计算 | 第35-37页 |
·分离能耗与最小分离功的比值计算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旋流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9-54页 |
·RSM湍流模型 | 第39-40页 |
·旋流分离器物理模型与网格生成 | 第40页 |
·旋流分离器的物理模型 | 第40页 |
·网格划分 | 第40页 |
·RSM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RSM模拟的初始条件 | 第40页 |
·RSM模拟的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时均速度的数值模拟 | 第41-49页 |
·切向速度分布 | 第41-45页 |
·轴向速度分布 | 第45-47页 |
·径向速度分布 | 第47-49页 |
·湍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49-51页 |
·压力场的数值模拟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旋流分离器内液滴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 | 第54-63页 |
·离散相模型(DPM) | 第54-57页 |
·旋流场内液滴的受力分析 | 第54-57页 |
·颗粒运动方程 | 第57页 |
·DPM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7-58页 |
·DPM的初始条件 | 第57-58页 |
·DPM的边界条件 | 第58页 |
·DPM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液滴在旋流器内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 | 第58-59页 |
·旋流分离器内分散相浓度的数值模拟 | 第59-61页 |
·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数值模拟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6页 |
·今后尚需进行的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凉水塔节水技术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