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纳米材料 | 第9-12页 |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9页 |
| ·纳米材料研究现状及特点 | 第9-10页 |
| ·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2-16页 |
|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 第12-13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 | 第13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6页 |
|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 | 第16-19页 |
|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17-19页 |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21-25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 ·实验表征方法 | 第22-25页 |
| ·X 射线衍射仪(XRD) | 第22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 第22-23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3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3页 |
| ·能谱(EDS) | 第23-24页 |
|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 第24页 |
| ·激发光谱(PL) | 第24-25页 |
| 第3章 以碳微球为模板立方球形 Y_2O_3: Yb~(3+)/Tm~(3+)颗粒的合成 | 第25-3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碳微球的合成 | 第25-26页 |
| ·立方体形貌的 Y_2O_3:Yb~(3+)/Tm~(3+)颗粒的合成 | 第2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 ·合成机理 | 第26-27页 |
| ·晶相、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27-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Y_2O_3: Yb~(3+)/Ho~(3+)/Mg~(2+)纳米材料的合成与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35-43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 ·Mg~(2+)掺杂的 Y_2O_3:Yb~(3+)/Ho~(3+)的制备 | 第35-3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蛋壳状 Ag@Y_2O_3:Yb/Tm 的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第43-53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 ·Ag 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3-44页 |
| ·Ag@C 核壳结构粒子的制备 | 第44页 |
| ·Ag@C-40nm@Y(OH)C_O3:Yb/Tm 核壳结构粒子的制备 | 第44页 |
| ·Ag@Y_2O_3:Yb/Tm 空心核壳结构粒子的制备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