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及扭转效应分析 | 第16-23页 |
| ·抗震计算理论 | 第16-20页 |
| ·反应谱方法 | 第16-18页 |
| ·时程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 ·平面不规则导致的结构扭转效应分析 | 第20-22页 |
| ·结构扭转的产生 | 第20-21页 |
| ·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影响平面角部重叠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 | 第23-38页 |
| ·力学模型与计算软件介绍 | 第23-24页 |
| ·模型概况 | 第24-25页 |
| ·角部重叠面积对角部重叠平面的结构的抗震影响 | 第25-28页 |
| ·尺寸效应对角部重叠平面结构的抗震影响 | 第28-31页 |
| ·刚度中心对角部重叠平面结构的抗震影响 | 第31-34页 |
| ·质量中心对角部重叠平面结构的抗震影响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角部重叠结构的楼板应力分析 | 第38-51页 |
| ·关于角部重叠结构楼板的弱连接分析 | 第38页 |
| ·计算软件与模型概况 | 第38-40页 |
| ·角部重叠结构弱连接楼板应力分析 | 第40-42页 |
| ·角部重叠部分板厚对楼板应力的影响 | 第42-45页 |
| ·薄弱连接板宽度对楼板应力的影响 | 第45-47页 |
| ·角部重叠结构薄弱连接板的简单判定 | 第47-49页 |
| ·角部重叠结构中部的压应力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某平面角部重叠结构的弹性抗震分析 | 第51-68页 |
| ·工程概况 | 第51-53页 |
| ·结构布置和选型 | 第51-52页 |
| ·设计依据及参数 | 第52-53页 |
| ·计算分析过程 | 第53-55页 |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设计计算结果 | 第55-62页 |
| ·周期 | 第55-58页 |
| ·弹性层间位移角与扭转位移比 | 第58-60页 |
| ·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 | 第60-61页 |
| ·其它计算结果 | 第61-62页 |
| ·小震弹性时程分析 | 第62-65页 |
| ·楼板应力分析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某平面角部重叠结构基于 Midas Building 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 | 第68-82页 |
| ·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68-72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的基本原理 | 第68-70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的优缺点 | 第70-71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的实施步骤 | 第71-72页 |
| ·平面角部重叠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72-81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控制数据以及荷载工况 | 第72-73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塑性铰的定义与分配 | 第73-75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结果分析 | 第75-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