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5页 |
·干扰素系统概述 | 第15-18页 |
·干扰素基因和蛋白 | 第15-16页 |
·信号转导和干扰素诱导基因的转录激活 | 第16-17页 |
·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页 |
·干扰素的应用前景 | 第17-18页 |
·牛干扰素研究进展 | 第18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8-23页 |
·毕赤酵母的生物学特性 | 第19-20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 第20-21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高效表达策略 | 第21-23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第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boIFN-α基因的优化 | 第25-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序列查找 | 第25页 |
·密码子优化 | 第25页 |
·碱基调整 | 第25页 |
·基因结构改造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29页 |
·序列选择 | 第26页 |
·基因优化 | 第26-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boIFN-α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 第30-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菌株、质粒与试剂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31页 |
·opti-boIFN-α基因的获得 | 第31页 |
·重组质粒 pPIC9K-opti-boIFN-α的构建 | 第31页 |
·电转化和筛选 | 第31-33页 |
·dot-blotting 和 SDS-PAGE 筛选 | 第33页 |
·western blot 验证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36页 |
·重组质粒 pPIC9K-opti-boIFN-α的鉴定 | 第33-34页 |
·dot-blotting 筛选 | 第34-35页 |
·重组菌的 SDS-PAGE 检测 | 第35页 |
·重组菌的 western-blot 鉴定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boIFN-α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及其纯化 | 第38-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39页 |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9-40页 |
·生长曲线分析 | 第40页 |
·boIFN-α的纯化及定量分析 | 第40页 |
·结果 | 第40-45页 |
·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 第40-43页 |
·boIFN-α的纯化 | 第43-44页 |
·目的蛋白的定量分析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boIFN-α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 第47-5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病毒、细胞与试剂 | 第47页 |
·boIFN-α在不同细胞系中抗病毒活性检测 | 第47页 |
·boIFN-α与 boIFN-α抗病毒活性的比较 | 第47-48页 |
·boIFN-α的使用浓度检测 | 第48页 |
·结果 | 第48-52页 |
·boIFN-α抗病毒活性分析 | 第48-50页 |
·boIFN-α与 boIFN-α活性比较 | 第50-51页 |
·boIFN-α的使用剂量分析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